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改造傳統門店 無人零售服務商正異軍突起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創業資本匯
日期:2018-06-21 09:50:34
摘要: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無人店技術路線多樣,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個路線。第一,AI路線,通過傳感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進行識別,技術難度較高,亞馬遜、阿里等選擇此路線,且國內部分參與者與亞馬遜處于同一水平。第二,物聯網路線,通過RFID標簽進行識別,但這種路線成本較高,容易受到氣溫等外部環境影響。第三,互聯網路線,以二維碼掃描完成識別,相對來說客戶體驗較差。

?改造傳統門店 無人零售服務商正異軍突起

  “在無人便利店仍未能大面積落地、無人貨架節節敗退之際,曾經的風口——無人零售似乎走到了懸崖邊上。”

  但上述兩種形態當下的窘境,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能說明無人零售是一個錯誤的方向。在他們看來,零售行業未來的大趨勢是企業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以實體門店、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為核心,通過融合線上線下,實現商品、會員、交易、營銷等數據的共融互通,將向顧客提供跨渠道、無縫化的購物體驗。而這當中,無人零售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方向。

  在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遭遇瓶頸的當下,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將眼光放到了“賦能”身上。今日,國內領先的無人零售服務公司便利24宣布,公司已于2018年2月完成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Pre-A輪融資,融資額近千萬美元。

  改造傳統門店市場巨大

  便利24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幫助便利店、夫妻店享用無人零售技術,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多款低成本自助售賣設備,賦能傳統門店。據悉,商戶通過與便利24合作,將點位售賣最多的商品放入自助售賣機進行銷售,除了白天幫助減輕收銀負擔并帶來部分新客源,閉店后即完全是增量收入,使得點位的營業時間得以延長;同時,商戶們也會通過將自助售賣機在就近的優質點位進行投放,實現零售空間的延伸,獲得更多的銷售收入。

  據介紹,目前便利24已進入了13個城市,融資之后,將拓展至全國各級城市,特別是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千萬級的點位數滲透到了零售的毛細血管,便利24有機會成為線下最便捷、離用戶最近的高密度便利購物網絡。

?改造傳統門店 無人零售服務商正異軍突起

  “與傳統售賣機公司的加盟商模式不同,便利24的直營地推模式不但布點效率更高,而且能夠與便利店、夫妻店等小微商戶實現更為緊密的利益綁定,現在已經投放的點位基本能占到原店鋪日流水的15-20%,隨著可售賣SKU的增加,有望進一步提升。相信便利24可以以此作為切入點,打造出中國最大的無人零售網絡。”便利24創始人CEO黃鴻光說。

  據悉,便利24曾于2017年9月完成高榕資本領投的天使輪融資。“我們看到這個模式的時候,最關注的是對零售從業者帶來怎樣的價值。便利24的模式具備天然連接周邊的屬性和很好的復購率,目前嘗試下來確實是很適合三四五線城市的新零售改造,加上團隊的強地推能力,后面的想象空間很大。”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高翔說。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增速達到23%,市場超過10萬家門店,銷售額達到1900億。盡管資本持續關注便利店發展,但是店鋪資源加速稀缺,未來租金成本上漲壓力仍然存在。與此同時,人員流動性的大幅提升,加劇了人員成本的上升。

  報告中指出,面對不斷高漲的運營成本,便利店企業正在增加新技術投入,探索解決方案。其中,技術關注重點就是無人店和物流升級。顯然,這當中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數字化是零售行業大勢所趨

  可以看到的是,眾多巨頭正在密集布局無人零售領域。2017年末,京東智能門店試點正式推出,涵蓋了超市和便利店兩個類別,并計劃在5年內開設100家門店。阿里也推出新的便利店概念試點“淘寶會員店”,被稱為是“以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無人零售概念試點項目”。

?改造傳統門店 無人零售服務商正異軍突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無人店技術路線多樣,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個路線。第一,AI路線,通過傳感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進行識別,技術難度較高,亞馬遜、阿里等選擇此路線,且國內部分參與者與亞馬遜處于同一水平。第二,物聯網路線,通過RFID標簽進行識別,但這種路線成本較高,容易受到氣溫等外部環境影響。第三,互聯網路線,以二維碼掃描完成識別,相對來說客戶體驗較差。

  而在傳統門店方面,我們可以看到“7-11”、“全家”、“羅森”等知名品牌已經在供應鏈、客戶管理和智能門店等方面積極探索數字化變革。7-11構建了以數據中心為數據交互和整合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將各個節點進行連接。據悉,通過數字化變革,7-11大幅提升了配送效率,減少門店配送次數至9次。此外,7-11首家無人門店X-Store在臺灣開業,只需刷臉即可完成購物。

  全家上線了顧客忠誠管理、鐵桿粉經營和顧客終身價值,實現了數據整合。通過數字化閉環,全家針對到店頻率和客單價不斷進行營銷方案的優化。

  羅森則上線了自助支付服務,提升消費感受,目前還需人工最后確認支付成功。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數字化是零售行業的大勢所趨,尤其是便利店行業應該積極應對。有業內人士直言,數字化和生態系統企業正在逐漸重塑零售的未來,在數字和日益顯著的規模效應沖擊下,只有少數雜貨商可以免遭淘汰。在這種情況下,無法與時俱進的雜貨商勢必會被淘汰,很多市場將會被毫無二致的區域性企業所主導。

  為了免遭淘汰,傳統便利店應當要增強核心零售實力,在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中,正確處理好數字化這一工具與供應鏈這一零售核心的關系。“智能門店、無人門店的嘗試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增加引流和店內運營效率環節,長久競爭優勢的建設仍然亟需智能技術在有人門店的規模化應用和供應鏈能力的支持。”該業內人士說。

  有投資人認為,無人零售的優勢在于通過無人化技術,可以實現一個人看管數十家門店,憑借較低的租金、運營成本保持競爭優勢。無人便利店可以快速復制落地,打開市場,并通過規模化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

  同時,也使得無人便利店能夠以等同于甚至低于傳統商店的商品價格開展零售,確保市場競爭力。“線上與線下融合發展是未來零售的大勢所趨,無人便利店的消費群體主要是熟悉互聯網的年輕人,滿足他們從線上消費回歸線下消費的需求。”在他看來,2018年將是無人零售快速擴張的一年,這種“賦能”的解決方案將更適用于當下的中國零售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