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推動軌道交通一卡通跨區域、跨交通的互聯互通
從5月24日召開的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經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并將于7月1日起施行。《規定》從運營基礎要求、運營服務、安全支持保障、應急處置等方面,明確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相關政策措施。其中明確,城市軌道交通票價制定和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標準組織實施交通一卡通在軌道交通的建設與推廣應用,推動跨區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聯互通。
根據《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要求,交通部于2013年起正式啟動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并于2015年起在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等城市的公交系統中率先實現互聯互通。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220座城市已經實現了全國交通一卡通跨區域的互聯互通,持任一張帶有“交通聯合”標識的互聯互通卡都可以在聯網城市使用。

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軌道交通常常被人們譽為客流運輸的大動脈,承擔著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時也是連接比鄰城市之間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在互聯互通方面,目前除西安與咸陽的地鐵實現一卡通,其他各城市軌道交通的支付系統孤島效應明顯。當前各地軌道交通集團在推動全國交通一卡通方面并不積極,而是積極與銀聯、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巨頭聯手,重點推動移動支付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
據一卡通世界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至少有15座城市的軌道交通系統已經支持移動支付,各城市軌道交通移動支付方式主要包括4類:1、各城市通卡公司推廣的NFC手機支付,通常與手機廠商合作,空中發行一卡通;2、軌道交通集團自主搭建手機掃碼支付平臺,如北京地鐵;3、銀聯推廣的基于金融C卡、手機閃付的移動支付;4、軌道交通集團與支付寶、微信合作,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發碼,實現刷手機過閘。可以看出,移動支付在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十分迅猛,但背后衍生的很多問題也是不能忽視的事實,如市場競爭混亂、孤島效應明顯等等。

當下移動支付在中國已經越來越普及,在如此背景之下在公共交通領域發展移動支付無可厚非,移動支付進入公共交通帶來的便利也不可否定,但現階段對于大部分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來說,一卡通仍為主流支付手段,因而開展全國交通一卡通也被列入重點民生工程。此次《方案》要求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按照有關標準組織實施交通一卡通在軌道交通的建設與推廣應用,其目的不在于干預和限制移動支付的發展,而是落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全面滿足市民跨區域及跨交通方式的互聯互通需求,方便持卡人出行。
反觀公交行業,在支付巨頭的攪動下,公交移動支付應用發展同樣如火如荼,與此同時在交通部的統一部署,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鑒于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和移動支付都需要做系統和車載機具方面的改造,在政策與市場的雙向推動下,許多城市雙項工程同時展開,如今許多城市的公交系統不僅迎來了移動支付,而且正逐步進入全國交通一卡通時代,如此改造經驗值得在軌道交通行業復制和推廣,而《方案》的落地實施有望促進軌道交通移動支付與全國交通一卡通齊頭并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