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車聯網發展的必然,電子車牌的剛性需求
智慧城市概念的成熟、車聯網的發展,使自動駕駛和電子車牌也逐漸提上日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市場規模潛力巨大,而中國供應商為這一市場供貨的能力更是不容小覷。

中國電子車牌正起步
據 VehicleTrend 車勢力預估,2017 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 2.17 億輛,同比增長 11.85%;2018 年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 2.46 億輛,增長率為 13.5%。若全部換上電子車牌,根據重慶試點項目所提供的電子車牌單價 47 元來計算,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 120 億元。此外,更換電子車牌后,相關讀取設備、安裝工程、網絡服務系統等一系列配套環節及服務,將引發一輪更為龐大的市場需求。
除中國以外,歐美等不少發達國家也已經啟動電子車牌應用,安裝電子車牌不僅便于車輛管理,更是有效的車輛安全系統。
美國的車牌識別應用
在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地方,車牌識別對于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有很大的幫助,為破案偵查提供大量情報信息。近期美國也在推行全國車牌識別系統計劃,雖說有民眾質疑是否妨礙公民隱私,但據研究報告顯示,只有 0.2% 的數據用于刑事調查。
新加坡電子車牌普及廣泛
新加坡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簡稱 ERP,于 1998 年建立,是個不停車收費系統,通過道路收費管理新加坡的交通。ERP 系統由帶現金卡的車載單元、ERP 顯示牌、控制中心三個部分組成。交通系統數據庫中,每輛車有與之對應的唯一車載單元 ID,不同車型的車輛選用不同類型的車載單元,系統根據車型和使用時段不同更新費率。ERP 系統自投入使用后,表現出色。相關報告顯示,高峰時間道路交通減少了將近 25,000 輛車,車輛行車速度提高了 20% 左右。
英國電子車牌備受青睞
目前整個英國都在使用電子車牌管理機動車,裝上電子車牌的汽車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天氣條件、任何車速下都可以被識別。就算是被撞擊、被弄臟、被損壞的車牌都不影響其正常工作。且其設計比較獨特,是不可以從一輛車上卸下而放到另外一輛車上的。不論用在何處,電子車牌都可以即刻識別出每一輛車。
德國電子車牌優勢在貨運卡車上十分明顯
德國大部分載重卡車都安裝了電子信息系統,通過高速公路上方的橫架掃描設備讀取每輛卡車的信息,也就是它的繳費情況。德國高速公路對普通車輛都是免費的,沒有固定的收費站,所以載重卡車所謂的電子車牌主要功能是用于識別記錄它在高速公路上的使用時間和行駛里程。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于國內的 ETC 卡,功能非常單一,對車輛的數據信息都有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歐美及亞太發達國家成為電子車牌領先需求市場,同時,不同市場針對不同汽車種類,電子車牌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對電子車牌出口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