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LoRaWAN技術浪潮!LoRa聯盟、阿里的思考和實踐
6月28日,來自LoRa聯盟的代表Kenny Pai先生和阿里云IOT事業部市場總監王云詞先生在上海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分別作了重要講話,就各自在物聯網LoRaWAN領域的實踐和思考作了詳細的介紹。

LoRa聯盟 Kenny Pai先生
LoRa聯盟及LoRaWAN的生態現狀
LoRa聯盟的成立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關于聯盟的生態現狀,Kenny Pai先生表示LoRa聯盟是一個完全非營利性的機構,全部是由使用者和客戶組成的組織。聯盟只是協助制定標準,本身既不參與營運,也不銷售產品。每個會員加入這個協會之后,就有權利參與協會的所有運作,也可以提出自身需求或者貢獻自己的知識和專長,協助協會把整個LoRa 聯盟做得更好。
LoRaWAN網絡迅速躥紅 多個應用率先落地
在LoRaWAN網絡的構建上,其不僅可以支持私人網絡,也可以支持公共網絡,完全由使用者或運營商來決定提供怎樣的服務。由于LoRaWAN在多個垂直市場的運用越來越多,各種解決方案越來越完整,讓使用者可以很快、很容易地使用LoRaWAN這個技術。通過所有會員單位的努力,如今LoRaWAN的網絡在全球已經有非常大的覆蓋范圍。目前網絡運營商有83個,超過100個國家已經布置了LoRa網絡,其覆蓋的垂直市場有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農業和智能消防等,其中很多垂直解決方案已經成功落地。
在LoRaWAN底下有非常多的供應商參與,對于LoRa來講這是一個技術,LoRa聯盟提供了一個平臺,供所有的參與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Kenny Pai先生表示,從芯片開始,這是由芯片公司來提供,也有很多公司把芯片做成了模塊;在產品部分,基站很多家公司都在做,服務器主要以LoRaWAN為主,提供整個網絡的覆蓋;運營商則有公共或私人的、電信運營商、綜合體、所有者;同時,LoRa聯盟還提供了認證的服務,當會員的產品做完之后,如果需要做認證的話,協會也有一些合作的廠商可以提供LoRaWAN的認證;關于解決方案,有一些解決方案者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解讀LoRaWAN的低功耗廣域網絡特點
怎樣的低功耗廣域物聯網解決方案才是完美的呢?物聯網必須強調低功耗、廣覆蓋,而基于LoRaWAN的網絡具有以下這些特點:
第一,安全性。這個網絡制定了一個資料保密的安全性,在LoRaWAN底下分成兩個層級,一個是在網關上面,第二個是在資料上面的加密,通過這兩個密鑰,用戶可以通過網關把資料傳輸進去。在接收端還有一個解碼的密鑰,可以把資料解碼出來,這是在網絡上提供的安全性,對資料的保密。
第二,覆蓋范圍廣,可擴展容量。LoRaWAN的架構,當裝機容量比較大,就需要可擴展的容量,在網絡協議下,可以隨意增加網關。
第三,能源效率。有三個效率方式,你可以根據耗電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效率。
第四,地理定位。現在LoRaWAN可以提供定位,不需要GPS也可以進行部件的定位。
第五,部署選擇,公共或私人網絡安裝非常方便。
第六,未來認證。可以讓開放性、互通性更容易一點。
在最后,LoRa聯盟的Kenny Pai先生強調,聯盟關注終端業務的需求,目前已經有超過五百個會員,系統可以讓參與者更容易進入和使用,符合目前整個行業的需求,這是LoRa聯盟自成立以來,僅僅兩年多時間就已經實現非常快速增長的原因。
劍指LoRa!阿里巴巴強勢布局物聯網
中國作為全球100個已經布置了LoRa網絡的國家之一,單從建網面積來看,阿里巴巴在浙江省杭州、寧波所構建的LoRa網絡算得上是覆蓋面積比較廣的網絡了。
阿里巴巴的新業務
今年三月份,阿里云IOT在深圳宣布了將從云、管、邊、端全面進入物聯網,自此物聯網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后的新業務方向。來自阿里巴巴的阿里云IoT王云詞先生表示,“整個云,我們在阿里云搭建了一個物聯網云平臺,包括我們整個運行的平臺環境,一站式開發IDE的環境工具,包括了一個物聯網應用的商業化市場,包括我們ICA的物聯網運營標準,這是在云側。端側我們有一個AliOS Things,這是嵌入式的實時系統,對比市面上的操作系統,我們不僅是一個嵌入式操作系統,還在上面集成了很多豐富的插件,支持物聯網的開發者更好的在端側可以連到阿里云上。邊緣計算可以很好的解決在物聯網上,把云計算的能力向下連接到靠近設備的邊側,實現云、管、邊、端的協同計算,這是我們在端側的兩個產品。”

阿里云IOT事業部市場總監 王云詞
阿里云的物聯網平臺能兼容絕大多數的物聯網通信協議,并且非常看好在非授權頻譜廣域網的發展前景,比如阿里云Link WAN core物聯網核心網的管理平臺主要支持LoRa的協議。
Link WAN core核心網的管理平臺,實際上基于整個LoRa的網絡以及整個Link的物聯網平臺。也即就是,使用LoRaWAN作為連接的物聯網垂直應用,它可以使用阿里的Link WAN 核心網平臺管理所有的基站和節點設備,也可以使用Link物聯網平臺的功能,此外還可以自主選擇其它的平臺。此外,該平臺里面包括海量連接的技術,正是基于雙十一的阿里巴巴和阿里云的核心技術實踐和積累,這就是Link WAN 平臺。
菜鳥物流園區中的LoRa應用
除了Link WAN的平臺,阿里在整個LoRa還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產品。從LoRa的節點設備,LoRa的網關到平臺,阿里提供了一個全鏈路的解決方案。以菜鳥物流園區中的LoRaWAN技術為例,阿里云IoT王云詞先生表示,菜鳥物流園區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園區,總建筑大概在20萬平方米,像這樣的園區菜鳥今年、明年會在全國建立大量的類似園區。這個園區阿里用了四個LoRa的微型網關、四個基站,把二十萬平方米的園區全部做了一個完美的覆蓋。
關于菜鳥物流園區中LoRa技術的應用場景,阿里云IoT王云詞先生為與會者詳細剖析了四個應用案例。
首先是智能水表,通過在水表上安裝相應的LoRa模組,可以實現遠程抄取用水量,在以上介紹的Link的物聯網云平臺上面使用了智能的算法,來計算水的用量以及一些異常情況。單表的用水量激增的時候,系統懷疑這個地方可能是漏水了,或者一二級表的誤差數據激增,發現了異常變化的時候,系統可以通過算法查找用水的情況。
接著就是LoRaWAN技術在智能電表上的應用,通過遠程監測電表電流的正常值來保證整個園區都能夠順暢的運行,不至于發生臨時的斷電情況。同樣,整個園區的溫度,菜鳥不光是儲存一些實體的貨品,還有很多生鮮的東西,所以要求倉庫溫濕度的環境參數能實時監測到。當溫濕度傳感器結合LoRa技術的時候,就可以完美地監控整個環境的參數。
第三個應用是智能井蓋,這個很有物流園區的特色。菜鳥可以通過傳感器,結合LoRa的技術,檢測井蓋的傾斜度和井內的水位情況。另外還有一個特色是,貨物堆高堆到一定程度出現比較危險的情況,系統監測時有一個雷達對周圍做水平掃描,一旦貨物的高度超過了這個水平線就會觸發報警;通過LoRa技術把這個數據傳輸到平臺上面,菜鳥就可以監測貨物的安全程度。
最后,在菜鳥物流園區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應用,那就是當每個運輸車輛進入園區時候,工作人員會給他一張集成了GPS定位和LoRa模組的卡片。當車到達了某個位置后,它會把這個位置信息傳輸到云平臺,園區的云平臺對所有裝載的車輛,在整個物流園區可以靈活的調度。當這個車駛出園區的時候,把卡還回去就可以了,這是非常簡單的方法,通過這種技術就可以實現對整個車的調度和定位的管理。
像這樣的物流園區,這樣的應用,今年阿里已經實踐成功了,后面還會把這些應用推廣到菜鳥在全國的園區。
雙輪驅動!阿里云IOT的物聯網策略
阿里云IoT王云詞強調,“根據阿里的市場調研,在全國阿里有1000家以上的LoRa網絡搭建在我們的平臺上面,而全國有一百萬家以上的物聯網開發者。國內LoRa行業人士知道,它也要依賴于一個基站站址,大概有一百萬個,這些都是我們阿里云IOT推廣LoRa技術的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今年要組建這樣一個團隊拓展這樣一個資源,與LoRa聯盟內的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推廣整個LoRa產業在中國的發展。”
通過雙輪驅動的策略,LoRaWAN、Link WAN作為整個低功耗網的核心管理平臺,是阿里在推廣LoRa產業的一個重要的抓手,同時從整個物聯網垂直應用去看,它既需要通信廣告,又需要應用使能。在應用使能上阿里已經有了深厚的產品積累,整個云平臺和Link WAN協議、Link WAN所有的合作,以及終端上面所有應用合作伙伴,今年阿里將和行業人士一起,不僅讓整個LoRa技術在中國能夠落地開花結果,還要持續推動它在中國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這是阿里云IOT在LoRa方面,在整個LoRaWAN的技術領域的思考和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