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交通物聯網警示系統上線運行
8月23日,全國首個“高速公路物聯網智慧警示系統”在滬寧高速無錫段正式上線運行,對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作業的預警達到了米級、秒級精確。“前方兩公里發生交通事故,請您小心駕駛,減速慢行”、“前方有施工占道,影響長度823米”“前方碩放匝道封閉,請切換路線”……
滬寧高速無錫段日均車流量超過14萬輛,峰值流量達到21萬輛,遠超11.5萬輛的設計標準,是全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如此巨大的道路通行壓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極易引起擁堵,交通事故的感知、發布和快速處置能力,因此顯得尤為關鍵。傳統高速公路預警信息發布的方式,無法高效及時引導出行公眾,也給現場處置人員帶來很大安全風險。
此次在滬寧高速無錫段上崗的高速公路物聯網智慧警示系統,集合了物聯網“智慧錐桶”、江蘇高速“云調度”、千尋“北斗”高精定位系統、高德地圖、數據管理集成平臺等多個物聯網、大數據平臺,能夠對高速公路事故救援、施工作業等實施全事件自動預警和快速處置。
項目負責人楊贊博士介紹,當高速公路發生事故,江蘇高速“云調度”平臺將第一時間調度救援處置力量到達現場,現場一鍵開啟“智慧錐桶”并上報信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信息,通過物聯網模塊傳輸至高德地圖APP,駕車人據此及時做出合理減速避讓。
事后,事故信息通過數據管理集成平臺分析,傳輸至高速公路管理部門,便于管理部門梳理事故多發點和處置詳情。據統計,該系統在滬寧高速無錫段試行2月來,道路使用者對路況的整體感知率提升了39%,追尾事故占比下降12%,二次事故下降34%。
物聯網智慧警示系統的投用,為高速公路帶來了革命性的道路態勢感知效率,將大幅提高滬寧高速的通行能力。滬寧高速管理方介紹,今年,滬寧高速無錫段將借助物聯網智慧警示系統,啟動開展智能化擴容試點研究,在不新增用地、不擴建車道的基礎上,力爭三年時間將滬寧高速無錫段的通過能力提升4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