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武漢公交再創佳績:智能公交APP和電子公交卡雙雙突破600萬
近年來,武漢公交集團高速發展,以“主動作為,不斷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決策部署。面對更加多元的出行模式,在綠色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提升公交服務等方面,公交集團是如何利用數據融合和挖掘算法,產出創造性地從“人”的角度出發,讓民生訴求指導行業發展的服務創新決策呢?武漢公交交出一份市場口碑和政府認可的雙贏成績單。
武漢公交一體化創新服務應用
智能公交APP、電子公交卡雙雙突破600萬
“智能公交”這一款民生應用APP,是公交集團首次與互聯網融合,初衷是把簡單功能做到極致,提供精確查詢到公交實時站點、換乘路線、定制公交等出行服務,讓市民不再盲目候車。目前“智能公交”APP的下載量超過600萬,日啟動次數超150萬,這在城市交通類APP中并不多見。

而在新一代數據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潮流中,數據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資源已成為廣泛共識,特別是關乎人們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數據。武漢公交再次與互聯網融合,聯合小碼聯城等互聯網獨角獸企業,率先創新升級支付方式。以安裝新型支付寶掃碼機為介質,實時連接更多公共出行者,實現海量鮮活數據共享開放,提供不同時間粒度、不同空間維度的分析,啟動“互聯網+公交”創新之路。
截至目前,武漢公交電子卡用戶突破600萬,平均每五個武漢人中就有三人領用了電子公交卡。

持續優化 聚焦安全運營和服務體驗
城市公共交通扮演著為社會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市場經濟主體的勞動分工職能,在依托公交企業母體,逐步進行市場化模式的實踐和探索,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基于市民刷“武漢電子公交卡”產生的大數據,公交部門可分析出某一條公交線路的客流分布、客流特征等的諸多精準數據,從而更能精準地進行公交線網的優化、調整,不斷提升公交服務的精準度與效率等。為讓市民享受到更普惠、更智能、更高效和更便捷的公交服務,武漢公交一直緊跟“移動支付+大數據”大趨勢,堅持力推“互聯網+公交”發展。
武漢交通專家胡潤洲日前透露,據統計顯示,目前武漢市民出小區步行300米即可到達車站乘車,常規公交相互銜接有序,并與軌道交通站點對接?,F在已實現了市民刷碼乘公交、乘輪渡,在地鐵、定制公交等公共交通領域也將逐步覆蓋,出行換乘會更方便快捷,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將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