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意義
互聯網倡導的是一種平等分享的概念,從互聯網推出以來就在全世界得到推廣,也促使我國移動支付業務量的穩步增長,呈現出全面化發展的狀態。在當下這個追求創新的環境當中,為了能夠在金融市場當中搶占先機,我國各個銀行以及支付機構都開始開展移動支付項目,在移動支付業務領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在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過程當中,銀行的主導業務明顯高于商業銀行主導的電子支付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逐漸滲透到商業銀行主業務當中,形成一個線上線下共同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要把握移動支付的機遇以及如何對支付環境進行變革,是當下商業銀行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它們未來發展的重點。

一、我國移動支付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意識到自身想要實現更好發展,就必須要加入到移動支付當中,所以紛紛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通過借助一系列的移動社交工具,這些商業銀行在移動端為客戶提供相對應的金融服務,贏得客戶的滿意。2013年,招商銀行宣布成立首家微信銀行,在招商銀行做出這一舉措之后,各大商業銀行相繼開始模仿,以便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客戶能夠隨時進行金融產品買賣。2016年7月,工商銀行宣布使用二維碼支付產品,這一事件標志著工商銀行成為國內首家具備二維碼支付產品的銀行。
各大商業銀行為了實現自己更好發展,都紛紛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各個銀行都不斷創新自己的業務形式,加強和彼此之間的合作,通過各種形式力圖在移動支付業務當中占一個有利的地位。而隨著支付行業不斷地發展,支付行業互聯網化程度也不斷加深,支付和經濟進入了一個融合的新型狀態。移動支付正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支付理念以及方式,引導我們走向一種新型的支付形式。
二、移動支付的發展意義。
(一)提升金融服務便捷性,更好服務客戶。
我們都知道,商業銀行已經在我國有一個比較長的發展歷史,經歷了物理金融形態、電子金融形態以及移動金融形態三個發展業態形式。它是根據客戶不同體驗進行的,可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方便客戶。通過移動支付這種手段,延伸了客戶服務的渠道,也滿足了客戶的一些需求,拓展了我國消費支付的范圍,讓客戶能夠更加便捷地開展一系列活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對于那些比較落后,沒有建立起完善金融機構的一些地區而言,通過移動支付這樣的一種形式,可以將金融的一些優惠政策傳播到他們,改變他們的落后狀態,讓支付行為下沉到一些貧困的地方,從而擴大用戶覆蓋,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二)移動支付變革清算方式,提高服務效率。
在整個金融服務體系當中,支付清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關系到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也關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國的支付清算體系經歷了手工和同城票據交換,以及信息化等一系列的發展狀態。在進行資金轉換的時候,從一個城市轉換到另一個城市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通過信或者是電匯等一些方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而電子聯型系統建成之后,商業銀行也加入了這一形式當中,在進行資金轉會的時候,可以在一天之內就能夠完成,極大地方便了用戶;在科技的高速發展過程當中,互聯網支付以及移動支付迅速崛起,人民銀行構建起了一系列的支付系統、銀行卡清算系統以及外匯交易系統等一系列核心系統,這些系統共同構成了現代化支付清算體系。這樣就使得大眾能夠享受到跨行以及跨地區資金所帶來的方便,更好地服務于金融服務生活。

(三)支付行為。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經濟行為。中小銀行相比大的銀行,營業網點少,所以能涉及的服務范圍也比較有限,很難形成一個規模效應,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
但是,移動支付這一種手段發展起來之后,中小銀行就有了競爭力,因為移動支付具有更多的靈活性以及便捷性,可以打破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這樣中小銀行就能夠和大的銀行進行抗爭,縮短了它們之間的距離。第二個方面是移動支付加入到銀行當中之后,也突破了物理網點的束縛,減少了在增設物理網點之間的費用。第三個則是通過網絡,可以更好地拓寬寬帶業務范圍,增加客戶的滿意度,讓客戶對銀行信賴,提升銀行本身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