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支付寶、微信公布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一年一度的國慶黃金周終于落下了帷幕,有的人在全世界發朋友圈,有的人則在朋友圈看全世界。一如往常,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銀聯、支付寶、微信相繼公布了國慶黃金周交易統計數據,從數據上來看,十一長假的移動支付延續了去年的火熱,國人的境外消費升級趨勢顯著,移動支付從國內走向了國外。
1
銀聯
手機閃付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同比增長70.1%和102.8%
10月8日,中國銀聯發布2018年國慶黃金周銀聯網絡交易數據。“十一”長假期間,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1.58萬億元,交易總筆數7.94億筆,日均較去年國慶黃金周分別增長31.9%和24.5%。今年國慶7天的銀行卡跨行交易規模超過去年國慶黃金周8天的總量,創國慶長假歷史新高。
期間,云閃付APP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大幅提升,并帶動銀聯二維碼支付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9倍和36.8倍。長假期間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0.1%和102.8%。
從銀聯手機閃付長假期間的日均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來看,今年手機閃付的日均交易筆數增長明顯,可以得出結論今年以來使用銀聯手機閃付的人逐漸增多,相比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過另一方面原因日均交易筆數也和去年8天的時間有關。其次,日均交易金額的增長放緩,說明了銀聯手機閃付已經開始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因此不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
2
支付寶
聚焦境外,歐美國家、年長用戶開始成為支付寶目標
隨著國內移動支付的普及,十一黃金周支付寶則繼續圍繞出行游,將目標聚焦境外消費市場。


據支付寶發布的境外消費數據,全球十大“不帶錢包網紅目的地”出爐,其中英國比斯特購物村的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了90倍,日本大阪道頓崛商圈增長70倍,澳大利亞悉尼機場增長55倍。
2018年國慶黃金周,出境游人數就高達700萬人次。從城市分布來看,二線城市居民境外消費表現搶眼,福州以70%的人均消費增長率首次超越北上廣(北京45%、上海60%、深圳28%、廣州27%),成為境外移動支付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其他二線城市也緊隨其后:杭州(50%)、武漢(31%)、天津(30%)、成都(26%)、重慶(21%)。
從人群分布來看,其中,“60后”境外游消費人數暴增了9成,位列增速首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媽、中國大伯在出境時選擇了手機付款。而“70后”、“80后”境外出游人均消費的增幅最大,皆達到了35%。
3
微信
你是2100萬宅人?還是在泰、日、韓買買買?
國慶黃金周,巨頭們都在聚焦旅游和境外,而微信則反其道而行之把國人的“宅與行”作了一個數據統計。
國慶長假期間,共有2100萬微信用戶在任意一天微信步數少于100步,80、90后占比達56%,榮獲“百步青年”稱號。有人宅就一定有人點外賣,在外賣類微信支付最多的前五個省份中,前四名都為沿海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最后一名是四川。小編再一次中槍。

有人宅就一定有人出去買買買,在微信支付筆數排名前10的境外國家中,前3名依次為泰國、日本、韓國。目前東南亞成為中國游客的最愛,也是中國移動支付出海熱門地區,因此國慶期間微信支付筆數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屬東南亞國家居多。而免單次數排名前3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泰國,其中,最遠的一筆免單出現在加拿大,最大的一筆出現在澳大利亞。
以上便是銀聯、支付寶、微信在國慶期間的相關移動支付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移動支付的競爭已經開始從國內轉向于聚焦境外,而且隨著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境外的支付格局也將被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