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應充分回應民眾期待

圖源:圖蟲創意
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今天,智能化讓城市更有品質,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在機場,無紙乘機、刷臉通關、行李可視已成為現實;在醫院,遠程會診的醫療手段被廣泛使用;在建筑工地,可以通過自動空氣凈化系統降低揚塵;在智能化“無人餐廳”,顧客可以通過機器人點餐;在購物商場,顧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來進行支付……最近這一年,大數據智能化引領著重慶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當前,智能化正在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今天,城市要讓生活更美好就要擁抱新科技。今年8月,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召開,為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在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深度運用,正是重慶實施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戰略的方向之一。伴隨大數據智能化的發展,重慶也越來越受到行業巨頭的關注,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等產業領先者,爭相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可以想見,在未來,重慶將是一座更加智慧,更加讓人充滿期待的美好城市。
智慧城市建設是未來促進內需、創新以及社會科技變革最有效的推動力。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將以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為主題。如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持續提升城市在安全建設、城市管理、產業發展等領域精細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管理水平,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如何讓新科技深度融入人們生活,釋放更多民生紅利,不斷創造高品質生活?這都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面對的課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智慧之光照亮城市發展的未來,接下來就要熱情擁抱智能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導向,為城市品質提升注入更多“智慧因子”,讓智能化精準對接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深入挖掘大數據商用價值、民用價值、政用價值,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保障改善民生。要不斷在智慧交通、智慧環境、智慧政務、智慧經濟、智慧人居等方面,擴大新技術的應用。不論是政府、企業還是社會,都需要轉變思維,積極將新技術、新理念運用到各項領域,促進產品升級,讓民眾更好地感受智慧愿景、享受智慧生活,真切觸摸大數據智能化對生活的深度改變。
同時,要讓大數據智能化成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在政府管理中,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通過智能化技術推進跨領域、跨平臺、跨部門的數據融通共享,打破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在社會治理中,要通過智能化應用添加“智慧因子”,在執照辦理、項目審批等領域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民眾少跑腿”。這樣,才能進一步借助大數據智能化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進而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科技改變生活,智慧開啟未來。我們相信,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城市發展品質必將得到整體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必將得到全面提高,一個讓近者悅遠者來的美好城市必將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