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引發物聯網服務放量增長
條碼、RFID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曾長期直接受益于傳統零售、物流、倉儲領域需求,在存量更新中平穩增長。2018年,零售業科技競爭全面爆發,一是“前置倉”、“以店為倉”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二是移動支付、無感支付,提升結賬體驗;三是依托擴大線上訂單以及便利的線下配送,突破物業成本壁壘;四是條碼、RFID以及相關感知(采集)技術的應用,結合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高效、批量采集商品數據、供應鏈數據、用戶畫像數據,形成了真正的大數據資產,對企業的商業智能決策管理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2019年,“數字化和技術驅動實現了成本控制和效益增長”已經成為零售業界最大的共識,以全新面貌出現的“物聯網技術服務商”獲得了放量增長的重大機遇。
機會之一:“天虹”們加速布局全渠道
實體零售希望實現線上營銷服務與線下銷售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完成全流程數字化。無論是銀泰百貨、還是王府井百貨、天虹股份(以下簡稱“天虹”)都發力數字化、體驗式、供應鏈,呈現營收及利潤雙增長。據億邦動力了解,截止2018年底,天虹共有1800萬會員,1600萬數字化會員, 650萬微信會員,200萬小程序會員。門店的天虹活躍會員數字化比例超過80%。每年,超過5000萬人次使用天虹APP完成交易或消費服務。天虹App用三年時間,90%前臺業務實現了數字化,業務覆蓋了天虹8省25 市的線下門店(包括67家綜合百貨、74家超市、10家購物中心、164家便利店)。天虹會員均已在后臺中形成標簽,成了天虹精準營銷的依據。在數字化建設的第三年,天虹迎來了幾個變化:從自有生態向公共開放生態延展;從前端數字化向中后臺數字化延伸;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物聯網化展開嘗試;從超市的數字化向更多業態拓展。據透露,天虹希望將無人零售業務中落地的技術大規模應用到超市中,讓商品軌跡和消費者行為智能化、可視化。作為全業態零售企業,天虹為相對標準和垂直的超市找到了數字化升級的方法,未來還會研發更多業態的解決方案。對于陸續轉型的傳統商超,盡管新零售沒有完全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但基于效率和客戶體驗出發的新興業態是一直在增長的。
機會之二:無人零售不是偽需求,新物種正在試錯中蓄勢撲來
2018是新零售快速擴張和迭代的一年,各種模式的零售新物種大致可分為十一類:科技體驗類、社區便利類、生活家居類、體驗式超市類、時尚生活類、文化創意類、零售電商類、優選百貨類、新式飲品連鎖類、休閑體驗類、無人零售類。新零售是市場格局重新劃分的供給端主動升級,新鮮感過后,終歸于成本、效率以及體驗,創新業態進入了驗證期。特別是無人零售,雖然整體降溫,但并非都是偽需求,而是市場更冷靜地看待無人業態,但運用技術賦能,提高快消行業效率是一大趨勢。Amazon Go利用計算機視覺、融合感應器系統、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店內使用大量的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物聯網將人、商品和場景連接起來,實現了無需排隊、無人結賬的購物體驗。國內也紛紛推出了樣板無人店,從嵌入RFID、人臉識別等技術運用,到無人機配送、智能客服、線下實體零售智能化商品體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新零售中的場景化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
盡管無人零售市場不乏敗北者,新入者不會止步。農夫山泉悄然加入了無人零售的戰場,娃哈哈、伊利、蒙牛等快消行業大佬也都在做無人零售的嘗試。農夫山泉從地庫對有車一族的消費流量進行攔截,消費者通過智能柜的界面選擇產品后,通過手機支付,即可帶走相應的商品。在其購買界面上,還有大米、零食、開水機、面膜等選項,這意味著農夫山泉將通過終端智能銷售柜,進一步豐富產品類型。農夫山泉投入相當巨大,地下車庫售貨柜布局卻才剛剛開始。無人售貨柜是一個重運營的業務,包括渠道布局、選址、貨品及時補給都需完善的解決方案。對于零售商來說,小區地下車庫是最后,也是最優的“最后一百米”,未來,地下車庫的無人售貨柜貨品形式將會更多。
機會之三:電商巨頭加碼線下“開店”
線上線下一體化是全球商業業態的創新之作,盒馬鮮生率先實現了線上線下“統一商品、統一庫存、統一營銷、統一價格、統一會員”的“五個統一”。盒馬鮮生與傳統線下門店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設備的完美結合,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完美融入智能化技術,多方面創新零售模式。在盒馬鮮生后端,每個商品都有獨特的電子標簽。當線上下單之后,揀貨員根據訂單前往倉儲區揀貨,用PDA掃碼之后放入專用揀貨袋,并掛上輸送帶,而后進行配送,智能技術的使用實現了效率的提升。全數字化的供應、銷售、物流過程保證了配送速度與用戶體驗。支撐京東7FRESH生鮮超市的科技條件包括數字化監控系統、智能貨架系統、懸掛鏈系統、VR/AR導航等。未來,7FRESH還會推出尚在研發階段的“黑科技”,不論是實時監測還是大數據,在背后的支撐技術方面,京東7FRESH與阿里盒馬鮮生其實并無本質區別。阿里根據盒馬運營經驗發布的ReX零售業操作系統,是由門店運營系統、會員系統、物流系統、供應鏈資源等組合在一起的軟硬一體解決方案。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務變遷,從設計之初的商業模式最后演變為落地的數字化工具,變成零售商的數字化供應商,這就是頻繁提及的“賦能”,京東也有類似布局和舉措。
機會之四:“順豐”們的手持終端已更新到第六代
2018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2135億元,雙十一當日,天貓平臺共有237個品牌商家銷售額突破億元,全國主要電商企業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物流“三強鼎立”,京東、順豐和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阿里系物流,而阿里系物流主要是由菜鳥網絡聯合四通一達等一些中小物流企業形成的聯盟。物流行業已進入智能時代,掃碼取件、自動分揀、無人配送等智能技術運用于物流行業的各個環節,大幅提升了物流、倉儲等環節的工作效率,物流倉儲自動化升級也紛紛啟動,智能供應鏈算法還能指導商家備貨分倉。物流實現生產商到消費者的點對點,這個通道中每一個環節的效率提升,都可以最終被消費者感知。速度背后是更前置的倉儲、供應鏈和數據驅動。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里,順豐手持終端就經歷了從第一代到第六代的演變,技術、功能、體驗不斷提升,讓快遞員能把快件任務一手掌握,實現收派件智能化操作。物流行業定制的PDA手持終端全面支持一維/二維條碼掃描、RFID標簽識讀等數據采集方式,同時具備GPS定位、高清攝像等功能,可隨時隨地進行數據處理。
在“智慧倉庫”中,智能技術可以做到3分鐘從百萬件商品中揀選完成一個包裹;依托電子面單,包裹自動化分揀成為快遞業標配,在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機器人能夠自主行走,避開路障,還能自我學習,自主規劃路線。此外,AR技術、送貨上門的機器人,都已經在大規模運用的路上。總體來說,大數據算法、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等,可以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據商務部的系列報告數據分析,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主要原因就是物流業進行了智慧升級,技術驅動正成為物流行業實現升級的重要方式。
機會之五: “餐飲業”熱情擁抱智能技術
過去一年,看到很多餐飲業創新,如星巴克的咖啡工廠、盒馬與西貝的合作、德克士無人智慧餐廳和大董的門店創新及海外拓展等。在餐飲行業,“智慧餐廳”通常指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為餐飲店量身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統。而無人餐廳的“無人”則通常指不再有導購、試吃、收銀、帶隊取號等重復性工種,同時也不需要“過度服務”的狀態。
北京西城區老字號慶豐包子鋪首個無人智慧餐廳落戶雄安新區,整個門店充分運用了自動化設備和信息化技術,大大降低了人工、耗材等成本,技術型升級主要針對部分環節以實現高效與便利,如支付找零、等位等環節。海底撈第一家智慧火鍋餐廳也正式營業,智慧餐廳后臺創新性使用RFID食材監管系統,每份菜品都配備一個芯片“身份證”,后臺實時監控菜品保質期,過期商品會自動丟棄。機器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機器人送到餐桌上。在智慧餐廳機器代替人工,減少服務人員數量,節省人力成本;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讓食材到店的整個流程都處于管控之中,廚房實現自動化生產,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人工被智能釋放,可以更聚焦于以人為核心的服務,從而提升顧客就餐體驗。未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場景會出現在我們身邊。
零售數字化激活了哪些物聯網服務商
一大批曾經以推廣條碼技術應用為起點,從硬件銷售商、生產商向智能零售服務商角色轉變,專注零售業應用的物聯網企業迎來了逆生長機會。A股市場有廈門信達、新北洋、遠望谷、新大陸、航天信息等。創業板有思創醫慧、優博訊、民德電子等。新三板有思必拓、芯聯創展、孔誠物聯、英內物聯、旭龍物聯等。2018年,無論營收和利潤都可能已經取得了驕人的增長。盈達聚力、辰達物聯、東大集成、銷邦科技等一大批科技企業伴隨零售業創新都是雙增長的態勢。
這類企業有幾個特點。一是長期積累了解決方案能力,非常了解客戶需求,他們為零售業定制從軟件接口開發、方案規劃、硬件選擇到標簽設計及項目實施等完整的數據采集解決方案,包括便利柜、智慧店鋪系統、實時資產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數字化營銷方案、智能制造-產線數字化方案、產品溯源方案等;二是研發體系完全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搭建以研發部門為核心,市場、銷售、采購管理、產品制造中心、技術支持等職能部門為輔的開放式跨部門動態開發平臺,形成了技術研發和應用研發相互結合與支持的研發體系。如,以智能移動終端為載體的行業移動信息化應用解決方案,構建了基于移動應用的實時信息采集、傳輸及管理平臺,上門的交付貨款環節以及終端門店的銷售環節將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銀行卡刷卡等不同支付手段整合到統一的終端設備;三是與客戶的動態協作模式,保證技術研發及行業應用的高度結合,貼近客戶業務流程,迅速設計和開發出個性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及軟硬件產品,應對市場變化,縮短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周期。
零售企業數字化變革一般要經歷導入階段、實踐階段、體系階段、整合階段和智慧階段五個過程。據IDC數據統計,中國近90%的企業處于前三階段2018年是創新大爆發,2019年是市場驗證后的理性放量。前置倉、衛星倉、社區拼團進入新一輪角逐,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盒馬買菜、筷馬、永輝前置倉都在急速發力,接下來,整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無線(有線)信息傳輸等技術,構建數字化運營平臺,創造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科技零售,將是潛力無限的物聯網技術服務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