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形初具:2018年四川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全產業鏈條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解讀了未來三年的ICT趨勢,他預估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值超過1萬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超過15%。如果將視野聚焦到地區,那么目前四川的物聯網產業水平發展如何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1月22日,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中國·成都)暨2018年物聯網產業年會在成都召開,據悉目前四川省物聯網相關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聚集企業超過1100家。
產業現狀:聚集企業超過1100家
四川物聯網聯盟理事長單位中電科三十所副所長肖毅表示,產業規模方面四川省物聯網相關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聚集企業超過1100家,已形成一個核心輻射多個區域的產業發展格局,由產業核心區成都輻射帶動綿陽、樂山、內江、遂寧、宜賓等地的物聯網產業發展。
在產業布局上,四川已初步形成物聯網全產業鏈,在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集中度最高,同時四川已建NB-IoT基站超過5萬個,三大運營商均已實現從模組到智能終端、應用的產業鏈雛形,出現了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智慧路燈、智能停車、智能煙感、智慧農業等場景。
行業趨勢:物聯網向智聯網演進
物聯網產業隨著AI、5G、VR等新技術的不斷革新,本身也在不斷拓展產業深度。成都物聯網智庫首席專家鐘勇認為物聯網本質上是云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其控制的感覺神經系統和運動神經系統,它的發展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大量傳感器數據,而這正是人工智能浪潮在互聯網進化過程中的又一次波浪式高潮。
其中鐘勇也在從互聯網巨頭拓展產業互聯網市場的趨勢中尋找脈絡,未來物聯網將不限于智能傳感,而會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做更深度的融合,物聯網將由IoT變成智聯網AIoT。
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曉天則認為,物聯網已完成由單向至雙向反饋的轉變,這種由控制器、執行器、傳感器、外部數據庫等組成的管理控制系統,才是真正的物聯網,而原來的物聯網只是感知數據,但并不會根據數據做智能化的反饋,但借由AI的物聯網可以認知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