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布局金融的套路不同 能否搭上移動支付的快車?
1月18日消息,如今手機就是“錢包”,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成為生活常態,有報告顯示:2018年有80.1%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這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著90%以上的份額,而銀聯和手機廠商推出的諸如Apple Pay、三星Pay、Huawei Pay等,以及三大運營商推出的移動支付方式在剩下不到10%的市場份額里競爭。
運營商進軍移動支付市場并不比微信支付晚,但卻“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如今移動支付蓬勃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運營商也在不斷加深布局金融領域,而支付是運營商金融落地的重要棋子,那么,運營商的金融野心能否搭上移動支付的快車?
有觀點認為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深度布局,深入人心,其他支付應用的機會不大。但也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未來移動支付市場如何變化,金融市場發展走向如何都未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是萬變的,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
中國電信:翼支付已經成為第三大支付應用又開啟A輪引戰
近年來中國電信積極布局五大業務生態圈,其中就包括互聯網金融。
2011年3月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一經成立就推出了獨立品牌“甜橙金融”,據悉,甜橙金融旗下已經擁有翼支付、交費易、甜橙理財、甜橙云貸、橙分期、甜橙信用、甜橙技術等多個業務,涵蓋支付、財富管理、供應鏈融資、消費金融、征信、技術等多個條線。
而翼支付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要的產品品牌。如今,翼支付業務已經覆蓋到全國接近400個主要城市,注冊用戶數5億,月活用戶數超過4000萬,累計發展1000萬商戶,其中中國快消連鎖與特許連鎖前100強商戶的覆蓋率已超過60%。翼支付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已經涵蓋了商超、便利、加油、餐飲、無人值守、零售等七大行業,翼支付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成為中國前三大個人支付應用。
日前,翼支付又公布了A輪引戰增資結果正式獲得央行審批通過,將引入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東興證券和中廣核資本四家戰略投資人,正式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關鍵一步。
中國電信表示:翼支付將通過此次A輪引戰在金融科技能力打造、普惠金融場景建設和金融風險防范提升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并聚焦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問題,進一步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股權關系下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體系,同時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與激勵約束機制,為完成“雙百行動”使命、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夯實基礎。
據介紹,2019年,翼支付將從品牌、營銷、風控、渠道、金融五大方面實現對合作伙伴的全面賦能。在品牌能力方面,以品牌聯動、資源互換實現雙贏導流;營銷能力方面,以對用戶標示多維度定制化標簽,實現精準觸達及引流;風控能力方面,以4億+關系數據、7000萬節點為支付及借貸場景提供風控支持,實現反羊毛反欺詐;渠道能力方面,打造聚合支付平臺、翼支付小程序和中國電信商戶金卡線上、線下賦能商戶,實現資源共享、生態共建;金融能力方面,以普惠保理及項目保理兩大資金供應鏈,支持合作伙伴做大做強。
中國移動:成立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試水金融并不晚,2010年,廣東移動以398億元認購浦發銀行20%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從此,中國移動拉開了進軍金融領域的序幕。
對于中國移動,我們大都熟悉的是“和包”,2011年中國移動旗下的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獲得央行批準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隨之推出支付業務品牌“和包”。
2014年,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獲得公募基金銷售支付結算牌照,正式推出旗下第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和聚寶”,由此敲開了互聯網金融市場大門;2018年6月,“浦發·中國移動5G金融聯合創新實驗室”在上海正式揭牌。
2018年12月18日,中國移動全資子公司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欲打造成國內一流的“通信+消費+金融”綜合服務商,主要業務涵蓋融合支付、特色電商、金融科技三大板塊。
其中,在融合支付板塊上,中移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移動集團對外支付能力合作的專業主體,承擔以號碼為核心,以和包為主體的融合支付體系的統一建設和運營職責,聚合內外部資金,壓降支付成本,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做融合支付的打造者。
在特色電商板塊方面,作為中國移動集團積分和電商對外合作的專業主體,中移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全集團積分和電商的統一運營和相關平臺的統一建設職責,整合內外部資源,挖掘積分價值,做特色電商的運營者。
金融科技板塊上,中移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移動集團對外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唯一專業主體,承擔互聯網金融業務統籌、合作、創新、運營及相關平臺的統一建設職責,拓展新收入,創造新價值,做金融科技的開拓者。
中國聯通:頗為低調混改下面臨新機遇和新問題
相比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亮明態度和計劃,中國聯通顯得頗為謹慎和低調。
2010年12月,中國聯通組建了“沃易付”公司,在支付工具創新、業務產品研發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相繼推出了網銀網關支付、沃帳戶余額支付、手機公交卡、“快捷交費”等涵蓋個人用戶支付業務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沃支付”系列產品,得到了用戶和業界的認可。
2011年,中國聯通旗下“沃支付”獲得央行批準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后,逐漸發展為支付全牌照公司。2012年4月26日中國聯通將沃易付公司變更為聯通支付有限公司并掛牌成立。
之后,聯通支付就以沃支付為企業品牌,通過沃錢包客戶端為個人用戶提供支付應用與互聯網金融服務。同時沃支付還為政企類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資金解決方案。
2014年,中國聯通又與百度、富國基金合作推出“沃百富”,覆蓋銀行理財、基金理財、定期理財以及活期理財的平臺。擁有消費信貸“沃易貸”、“沃分期”等相關產品。
2015年3月,中國聯通牽手招商銀行組建招聯消費金融,中國聯通憑借50%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成為中國聯通手中的金融“王牌”。
2015年,中國聯通與中國銀行面向聯通注冊代理商共同推出小額貸款服務“沃金融”。此后中國聯通布局腳步從未停歇,相繼涉足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互聯網理財、融資租賃等多個領域。
如今,聯通混改仍在進行,BATJ雖均入股中國聯通,但他們與聯通之間在互聯網金融方面還是存在競爭,如何整合規劃,也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