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下一個“五百億件”快遞包裹怎么送

作者:佘 穎
來源:經濟日報
日期:2019-01-02 10:01:15
摘要:從語音助手到掃臉開柜,從電子面單到智能分單,從秒級通關到機器人倉,從物流天眼到無人駕駛——物流骨干網技術升級保障了快遞業在500億件的體量下平穩運行,基本告別了“爆倉”,但要迎接下一個500億件乃至1000億件,物流各環節還需要不斷突破新技術,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更多“黑科技”賦能快遞小哥。

  2018年12月29日,北京大學生小李收到了2018年全國第500億件包裹。“十三五”以來,快遞業以每年100億件的增幅高速增長。業內專家普遍預計,下一個500億件包裹也許只是8個月或者半年的量。這絕不夸張。根據以往經驗,“雙11”的峰值不久后就會成為常態。2018年“雙11”,僅天貓就產生了10億件包裹,相當于2006年全年快遞業務量。

  不過,在自豪的同時,也要想一想,下一個500億件包裹該怎么送?由誰來送?

  隨著人力成本上升,快遞小哥的工資已成為快遞企業不能承受之“重”。目前,有的地方快遞員包吃住、補貼話費交通的月薪起步價高達8000元,再考慮運輸、紙張、物料等項成本,快遞企業壓力山大。

  另一方面,未來的快遞需要更快、更智能。隨著社區電商發展,“網上下單樓下發貨”的門店發貨模式已經將派送速度提升至30分鐘甚至更快。這表面上是在考驗速度,實際上是對交易電子化、物流智能化的全新再造。再加上跨境電商興起,國際包裹量增長迅猛,對管理部門和快遞企業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挑戰。

  進入500億件包裹的新階段,必須要像建高鐵路網一樣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把所有物流要素連接起來,發揮協同效應。目前,中國快遞物流業已經形成了“1+8+N”的網絡協同格局,菜鳥等物流骨干網平臺、中國郵政和“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加上眾多落地配、即時物流和倉儲企業,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

  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發布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也將物流樞紐建設升級為一項國家戰略,鼓勵企業共同推進。

  未來,中國快遞業想要支撐千億件的派送量,必須繼續擴展、強化這張物流協同網絡,吸引更多企業加入,打通更多節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的愿景。

  與此同時,要想順利送達下一個500億件包裹,技術支撐同樣重要。例如,許多快遞小哥每天要打上百個電話,為此,有時不得不邊騎車邊打電話,既不方便又很危險。隨著單量劇增,快遞員為每位消費者的服務時間顯著減少,經常會代簽收。有些物流平臺研發了語音助手,用人工智能提前打電話與消費者溝通派件時間,并將消費者反饋推送到快遞員手持終端,極大節約了溝通成本,提升了收件人的滿意度。

  從語音助手到掃臉開柜,從電子面單到智能分單,從秒級通關到機器人倉,從物流天眼到無人駕駛——物流骨干網技術升級保障了快遞業在500億件的體量下平穩運行,基本告別了“爆倉”,但要迎接下一個500億件乃至1000億件,物流各環節還需要不斷突破新技術,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更多“黑科技”賦能快遞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