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將全面啟用電子健康卡
4月13日,記者從陜西省衛健委獲悉,我省今年將全面啟動電子健康卡建設應用,三級醫院全面實現診療服務“一碼通”,有效解決群眾就醫“一院一卡、重復發卡、互不通用”的堵點難點問題。
解決“一院一卡”問題 群眾就醫更便捷
按照國家衛健委電子健康卡部署安排,我省將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健康卡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構建電子健康卡跨域主索引系統和省域內統一支付對賬系統,實現全省醫療單位、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的“一碼通”診療、“一站式”便捷支付及智能化對賬服務功能;并依托電子健康卡的統一身份認證功能,基于“健康陜西”APP和“健康陜西公眾服務”微信公眾號及醫療機構線上服務等渠道,為公眾提供電子健康卡申領、預約掛號、診間支付、開放健康檔案和診療記錄查詢、檢驗檢查結果查詢以及在線簽約家庭醫生等醫療健康信息服務,改善就醫體驗,減少就診和排隊時間。
到2020年,80%以上的醫療單位、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可實現診療服務“一碼通”。
9月底前部分醫院實現院內“一碼通”功能
陜西省衛健委要求各級醫院加緊完成電子健康卡受理環境改造,包括人工窗口、自助機等電子健康卡申領、院內醫療服務(門診、住院等)全流程使用支持等改造。9月底前省、市屬(管)醫院要率先接入陜西省電子健康卡管理服務平臺,并完成院內線上線下受理環境改造,實現院內“一碼通”功能。
按照國家關于區域診療服務“一碼通”工作要求,省市要重點將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自建的實名就診卡、銀醫卡,基層醫療、婦幼保健、計劃免疫、基本公衛、計劃生育等業務系統患者主索引與陜西省電子健康卡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對接,實現將原有的各類健康服務介質整體升級為電子健康卡,真正解決多卡難以有效統一的現實問題,全面實現實名制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
區域內貧困人口優先發放電子健康卡
電子健康卡作為統一憑證支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的同時,探索電子健康卡、社保卡、電子銀行賬戶等“多碼合一”的協同新模式,促進電子健康卡與醫療保障、金融支付、城市服務等其他公共服務卡的高效集成整合應用,探索電子健康卡在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應用,為居民提供連續醫療健康服務。
到2019年底,為區域內貧困人口優先預制、覆蓋發放電子健康卡,支撐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優先服務與健康監測。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制訂電子健康卡操作規范和使用流程,使每一位醫務工作人員在各醫療服務環節能熟練使用電子健康卡。省衛生健康委將建立考核評估機制,督促各相關單位全面推進應用電子健康卡工作任務。
居民電子健康卡線上線下均可申領
居民可通過醫療機構人工窗口實名注冊申領電子健康卡標簽,也可通過“健康陜西”APP和“健康陜西公眾服務”微信公眾號、醫療機構線上服務渠道申領、使用電子健康卡。
對于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群,陜西省居民電子健康卡支持線下發放:患者可到衛生院或二級以上醫院的人工窗口,提供身份信息后,由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幫助患者打印出個人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實現電子健康卡申領,并確保個人健康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