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四川地震提前預警61秒,地震面前安防技術能做的還有很多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堃乾智能官微
日期:2019-06-20 15:35:24
摘要:RFID傳感收集地址活動信息:物聯網主要的本質就是RFID標簽技術,通過RFID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用來判別位置偏移量。據悉,曾有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使用RFID和傳感器來監控地震中的房屋,并把已建成在希臘的原型稱為"自治愈"房屋,能與建筑中的RFID標簽和傳感器可共同構建一套警報系統,來預警即將到來的地震。

提起地震,很多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汶川地震中災民的一張張面孔,而就在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隨即各方展開搶險救災工作。據最新報道,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200人受傷、14萬余人受災。地震后,災區出現房屋坍塌,部分人員被困,部分鄉鎮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640.webp.jpg

四川震災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很多人默默為災民第一時間獻出了自己的愛心與救助,讓災區的同胞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心之情。

我們都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每年全球大大小小的地震統計在一起有500萬次左右,而在全球一年發生的1043次較大級別地震中,四川省內有檢測到地震共91次,其中宜賓有檢測記錄的地震33次,也就是說四川省一年內的地震次數占全球地震總次數近10%,而宜賓則占了四川地震發生次數的三成以上。

地震如此頻繁的四川讓四川人民似乎都已經習以為常,很多樂天派的人調侃自嘲說:這種震級在四川人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但這恰恰讓我國科研人員意識到地震預警的重要性,每次地震發生后,地震的預測及預警都成為公眾最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此次地震過程中,“地震預警”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那么這個地震預警到底有多重要?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

640.gif

面對中國的這一地震預警系統,即使是作為全球在地震應對方面十分先進的日本,也有不少人感到驚訝,贊不絕口。

640.webp (1).jpg

(まくらごみ:地震預報能提前1分鐘就報出來,實在是很厲害的技術啊)

這套讓全世界都驚嘆的系統名為大陸地震預警網,地震預警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以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而根據負責人介紹“地震預警的原理就是利用電波比地震波的速度快,當地震在震中開始發生的時候,通過地震預警網的監測,實現對地震還沒有波及的區域,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警報。”

據不完全統計,基于這套預警系統,昨天(17日)晚上,四川省宜賓市、樂山市、涼山州、成都市、雅安市等地的學校發出了預警,成都市的110個社區收到預警,宜賓市、樂山市、成都市等開通了廣電和互聯網電視地震預警的區域還收到了電視地震預警提示。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640.webp (2).jpg

為了實現地震預警,需要在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安裝地震預警的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并不昂貴,也不需要在野外安裝,可以通過實時的網絡(甚至是2G網絡)來傳遞地震波的數據,地震預警的傳感器甚至可以固定在墻上。通過這些傳回來的數據,我們可以判斷地震發生的位置以及大概的震級。網絡和計算機的處理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640.webp (3).jpg

AI預測地震余震

除此之外,在這個AI和大數據的時代,地震預警也有新的機會。神經網絡,超越了傳統算法。去年8月底,哈佛大學和谷歌開發的余震預測機器學習算法,準確度超出以往。他們訓練了一個神經網絡,在一個包含131000多個“主震-余震”事件的數據庫中尋找模式,然后在一個包含30000對類似事件的數據庫中測試其預測。

640.webp (5).jpg

人工智能在這一領域的成功歸功于該技術的核心優勢之一:它能夠發現復雜數據集中以前被忽視的模式。這在地震學中尤為重要,因為在地震學中看到數據中的關聯性非常困難。地震事件涉及太多變量,從不同區域的地面構成到地震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類型,以及能量在地震波中穿過地球傳播的方式。理解這一切是非常困難的。

科技加持研究探索

預測地震是世界性難題,我國警報系統和地震速報技術也一直在不斷突破、進步。其中安防技術也為地震預警、救援提供了極大支持。

RFID技術預警:

RFID傳感收集地址活動信息:物聯網主要的本質就是RFID標簽技術,通過RFID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用來判別位置偏移量。據悉,曾有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使用RFID和傳感器來監控地震中的房屋,并把已建成在希臘的原型稱為"自治愈"房屋,能與建筑中的RFID標簽和傳感器可共同構建一套警報系統,來預警即將到來的地震。

地震報警器監測:

及時監測新震情:報警產品主要是報警傳感器的應用,如震動感應器、溫度感應器、煙霧感應器等等。當建筑發生輕微晃動或者局部位置引發明火煙霧時,傳感器可將信號傳遞給報警主機,報警主機聯動到整個安防系統,觸發整個系統中的報警裝置,警示人員逃離。此外,用地震報警器監測到新震情也顯得尤為重要。

智能分析攝像機:

智能分析在視頻安防行業應用已久,應用較多的智能分析規則主要有快速移動、人員聚集、徘徊、跨界等等。根據地震前的一些預兆性知識,如震前動物會有反常性的行為動作,將這些動作設置到智能分析規則,作為一個反常現象的參考,提醒相關人員的注意。

除了震前預測,地震的發生總是無法阻擋的,在地震發生之后,對于災區的搜救、應急指揮等工作也離不開安防產品的協助。

地震發生后,應急系統需要具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優勢,用來處理突發重大事件,在地震救援過程中,視頻監控可以承擔應急指揮系統的調度、指揮等功能,縮短各部門災害預警及工作部署時間。在抗擊地震過程中為應急指揮提供大量現場資料。

在通報險情、指揮救援、緊急救助等方面所發揮出的作用,是傳統語音通信系統無法替代的。此外,其不僅在人員不能進入的地方進行拍攝并實時傳回圖像,且還可在救護受傷人員時實現遠程會診。

智能交通產品打通道路: 地震后交通癱瘓,智能交通產品可以幫忙指揮部門實時監控各個路口的車輛信息,及時安排相應的車輛控制工作,讓救援人員及時到達現場,實施救援。

遠程醫療打破空間限制: 醫療隊無法快速達到現場情況下,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打破空間限制,將后方專家醫療資源及時傳送到災區一線,可以及時提供的醫療指導。

在地震搜救工作中,熱成像儀、各種生命探測器為搜救人員搜救工作提供不小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