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銅仁市打造的“學生營養餐智慧云”平臺,守護學生食堂安全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期:2019-06-14 09:04:16
摘要:學校使用App移動終端管理食堂,食材采購、進出庫在手機上下單完成,每天還要上傳食堂管理視頻和圖片。另外,各級管理人員實時可在網上對食堂進行巡察,提高了食堂管理實效性和精準度。

中午時分,伴隨著清脆的下課鈴聲,地處武陵山區深處的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一小學頓時熱鬧起來。1100余名學生走出教室,興高采烈地來到食堂,排隊吃營養午餐。

“今天的菜譜是青椒炒肉、炒冬瓜、炒油麥菜、小瓜湯。”食堂負責人鄒麗告訴記者,她2011年來到這所小學任教,當時剛好國家開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這對山區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一個福音。

然而,這項全新的工作涉及生產、采購、加工等多個環節,流程十分瑣碎。如何讓營養餐真正成為農村學生的安全餐、營養餐、幸福餐,考驗著多方的管理能力。

“以前要拿本子記,現在都在平臺里。”鄒麗說,自從學校加入銅仁市打造的“學生營養餐智慧云”平臺后,她的工作輕松了不少,身上食品安全、財務管理等壓力也小了。

副校長付智告訴記者,現在學校使用App移動終端管理食堂,食材采購、進出庫在手機上下單完成,每天還要上傳食堂管理視頻和圖片。另外,各級管理人員實時可在網上對食堂進行巡察,提高了食堂管理實效性和精準度。

像第十一小學這樣接入“學生營養餐智慧云”平臺的,目前銅仁市已有3070所中小學及幼兒園,覆蓋學生數達到40多萬名。

指著屏幕上不停跳動的數據,負責研發該平臺的貴州山久長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伶介紹,學生今天吃了哪些食品,明天該吃哪些食品,食品由哪里生產,誰進行配送、檢測、加工一目了然,有效降低了食堂管理不規范、資金使用不合理、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

此外,為了孩子吃得更“營養”,平臺上還提供898個營養套餐方案,并試點開展學齡兒童體質監測。

從“吃得飽”向“吃得好”的轉變,還得益于“學生營養餐智慧云”平臺把588家農業生產基地納入其中。

來到銅仁市碧江區和平村一片上百畝的蔬菜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李發龍正在現場調度今天的采摘包裝。“上午拉了1200斤白菜、1200斤黃瓜走,下午還要送點蓮花白和小瓜。”李發龍說,像這樣的基地,平時就有五十多個周邊村民來務工。

跟隨運輸蔬菜的貨車前往錦江綠色蔬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配送站點,工人楊新光和其他人一起正在流水線上盤點送往各個學校的貨物清單,在隔壁還設立了一個快檢中心,有2名工作人員正在對即將配送的食材進行取樣檢測。

“‘學校+配送企業+生產基地+貧困戶’模式,實現了農產品信息與食堂需求相融合,實現‘產供銷’精準對接。”楊伶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平臺交易額達4.95億元,這一模式還被成功推向省內外地區。

在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大數據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打開“食安云”App,點擊“食安追溯”,1275個貴州綠色農產品產品溯源、倉儲物流臺賬、樣品檢驗報告等盡在眼前。

食品安全與營養(貴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光燦介紹,貴州按照社會共治的模式,構建了食品安全智慧監管、“互聯網+”檢驗檢測云服務、食安質量追溯認定云服務以及食品安全大數據平臺。

“過去工作人員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企業進行日常監督檢查,要看營業執照、健康證等70多項指標,現在用開發的食安監App掃一掃,很多就能自動錄入了,時間從半天縮短到半小時。”陶光燦說。

“數據在心,食藥放心。”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要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