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毛利率超40%的服裝標簽,是不是印刷圈被忽視的利潤高地?這家要上市的印刷廠透露了哪些信息?

作者:王三好
來源:印刷企業家公眾號
日期:2019-06-14 10:21:34
摘要:服裝標簽看上去不起眼,是個小產品,要是能做起來,還真就有可能成為一樁大生意。

2018年4月,發過一篇《標簽材料巨頭艾利公司到底有多大?及它一年在中國的營收有多高?高到讓人想不到》。

三好同學發現:2017年,中國為艾利貢獻了13億美元的銷售額,合人民幣87.81億元,在其年營收中的占比接近20%,相當了不得。

三好同學還發現,以不干膠材料聞名的艾利不僅做材料,還做標簽產品。其旗下的零售品牌和信息解決方案部門在國內的工廠,便以服裝吊牌、標簽、RFID產品為主。

還有圈里人在文后留言:艾利做服裝標簽印刷的業務很大,好像是全球第一。

即便如此,三好同學當時還是以為:在艾利從中國市場獲得的營收中,不干膠材料的占比應該更大一些。因為“賣紙的一般都比搞印刷的容易上體量”。

后來,不經意中發現:這一行業慣例用在艾利中國身上,還真就不一定對。

據知情老板透露,僅艾利在廣州南沙和番禺的兩家工廠,年營收便都在10億+以上。再加上零售品牌和信息解決方案部門在福州、蘇州、青島、上海還各有1家工廠,一年能做多大體量?

這么一說,服裝標簽看上去不起眼,是個小產品,要是能做起來,還真就有可能成為一樁大生意。

后來,三好同學又發現:在2018年百強榜上有一家公司,名為“上海美聲服飾輔料有限公司”,排在第79位,2017年營收為5.38億元。

最初還奇怪:做服飾輔料的公司為什么會出現在印刷圈的榜單上?扒過才知道,上海美聲的主要產品其實也是服裝吊牌、標簽、RFID等,其所屬的美聲集團于1973年在臺灣創立,現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27個工廠或分支機構,員工總數超過3000人。

好端端的,為什么會接連想起做服裝標簽的公司?自然是有原因的。

最近,有一家主營服裝標簽的印刷企業向港交所提交了申請材料,意在港股上市。它就是:常達控股有限公司。

其長達400多頁的招股書透露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讓我們不僅能走近常達控股,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原本被忽視的服裝標簽市場。

做服裝標簽的常達控股

作為上市主體的常達控股,于2019年1月才剛剛在開曼群島注冊。實際上,它是一家很有歷史的港資企業,成立于1991年,并于第二年在香港開展印刷生產。

從2000年開始,常達控股將生產加工業務委托給一家內地企業;后于2009年在廣東惠州設立自有生產工廠:博羅縣常美印刷有限公司。

目前,常達控股在惠州有兩處廠房,合計建筑面積37902平米,并分別于2013年、2014年在孟加拉、越南設立生產工廠。

不過,位于孟加拉、越南的工廠看上去都不大,建筑面積分別只有3300平米、2370平米,員工數量也只有142人、66人,與中國內地的793人沒法比。所以,常達控股的生產主體還是在咱們這兒。

此外,常達控股還在美國、比利時、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設有銷售機構或辦事處。

總之,這是一個典型的起家于香港,發展于內地,然后開始邁向國際化的印刷創業故事。

常達控股是典型的服裝標簽印刷企業。2018年,營收為3.72億港元。 其中,服裝吊牌類產品貢獻最大,為1.97億港元,占比52.9%;其次是織嘜類產品,為6767.0萬港元,占比18.2%;排名第三的是印嘜類產品,為3820.6萬港元,占比10.3%;排名第四的是熱轉印產品,為2445.2萬港元,占比6.6%;排名第五的是貼紙,為1045.3萬元,占比2.8%。此外,還有部分其他產品。

織嘜、印嘜都是服裝標簽的專用名詞。簡單說來,織嘜就是紡織類標簽,也叫布標。印嘜就是印刷的標簽,只不過材質多是各種服裝材料。

640.webp.jpg

2018年常達控股的營收結構

服裝標簽在圈內算不上主流產品,用的設備卻很主流。 上市申請材料顯示,常達控股擁有400多臺生產設備,主要是單色、雙色、四色、五色及六色膠印機,數碼印刷機、柔版印刷機、模切機及織嘜機、切割機、表面處理機等。

三好同學扒了扒,常達控股的膠印機以海德堡四色、五色、六色機為主,數量超過10臺,也有小森機;數碼印刷機則主要是惠普indigo系列;看得到的一臺柔版印刷機來自多威龍。

常達控股的主要生產設備

640.webp (1).jpg

有這么多印刷機的企業,放眼整個印刷圈也算得上是大廠,何況是在服裝標簽這樣的細分市場?

上市申請材料顯示,按營收規模計,常達控股在國內服裝標簽及裝飾產品制造企業中排名第五,市場占有率約為2.1%。

排在它前面的4家企業,2018年營收分別為人民幣4.9億元、4.6億元、3.5億元、3.1億元。

三好同學覺得,也許提供數據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把艾利在中國的工廠以及上海美聲都忽略了,它們的年營收都在4.9億元以上。

不管怎么說,作為專業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數據,還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按照它的說法,中國服裝標簽及裝飾品市場的營收規模很可觀:2014年為人民幣93億元,2018年增長至14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

預計未來幾年,這一市場將保持8.6%的復合年增長率,營收規模由2019年的156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17億元。

如果不是過于樂觀,這樣的表現及預期可謂相當不錯。畢竟,過去幾年國內印刷總產值的增速都在5%以下。

常達控股的硬實力

盡管服裝標簽市場的規模比預想高不少,這個市場的分散還是讓人大跌眼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報告,國內服裝標簽市場的參與者超過2000家企業。這意味著:2018年,這些企業的平均營收規模約為700萬元,比國內印刷企業平均1200多萬元的年產值低不少。

其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十的企業,2018年合計實現營收約26億元,占整個市場的18.4%。十強中的最后一名,營收只有約8000萬元。

在這樣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中排名第五,常達控股的硬實力到底怎么樣?

首先,還是來看資產。截止2018年末,常達控股的總資產為2.30億港元,凈資產為1.16億港元;與2016年末比,分別增長50.10%、60.21%。

640.webp (2).jpg

常達控股的資產情況(單位:萬港元)

以這樣的資產規模一年能做出3.72億港元的營收,說明常達控股的資產運營效率相當高。

2018年,常達控股每1港元資產平均創造營收約1.61港元,比國內印刷企業的整體水平高不少。

2016-2018年,常達控股的營收穩步增長。2016年為2.42億港元,2017年同比增長26.24%,達到3.05億港元;2018年再增21.92%,達到3.72億港元。

連續兩年同比增速在20%以上,表現可謂相當強勁。

640.webp (3).jpg

常達控股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單位:萬港元)

在營收走勢良好的同時,常達控股的凈利潤表現更為出色。2016年,其凈利潤為1876.8萬港元;2017年大漲36.06%,達到2553.6萬港元;2018年再漲31.95%,達到3369.6萬港元。

常達控股這樣的走勢和盈利能力,在財務數據公開可見的港資印刷企業中并不多見。正像三好同學在前面的文章中曾說過的,近年來以做外單為特色的港資印刷企業大多遭遇增長和盈利瓶頸。很多在港股上市的企業都徘徊在盈虧平衡點附近。

三好同學算了一下:2016-2018年,常達控股的凈利潤率分別為7.8%、8.4%、9.1%,即使在圈內A股上市公司中也可以位列前茅。

超出一般水平的凈利潤率,源于其服裝標簽產品堪與煙包媲美的毛利率。2018年,常達控股的毛利率為43.5%,與圈內30家A股上市上市公司的50多種產品放在一起排排坐,也能擠進前十。

往前再看兩年,常達控股的毛利率分別為44.2%、42.7%,表現相當穩定。

640.webp (4).jpg

常達控股的凈利潤率和毛利率情況

三好同學以前就知道,標簽印刷的毛利率比一般印刷品高一些。但還是沒想到,看上去不起眼的服裝標簽,毛利率竟然可以與煙包媲美。

最近幾年,印刷圈的日子不太好過。尤其是一些做傳統產品的企業,大多面臨競爭慘烈、利潤下滑的挑戰。

于是,很多老板都在想:圈內還有沒有啥好賺錢的利潤高地?從常達控股的表現來看,服裝標簽應該可以算一個吧?

服裝標簽高毛利的背后

煙包產品高毛利的背后是一本萬利、不差錢的煙草行業。并不起眼的服裝標簽,毛利率為什么能有這么高?

首先,三好同學一直有種感覺,不一定對:相對而言,體量越小、訂單匯聚難度越大的印刷品,毛利率一般相對較高。這是因為體量越小、訂單匯聚難度越大,越不容易形成規模,因而只能靠相對較高的毛利率,保證企業的盈利空間,進而維護整個產業鏈的良性運轉。

各位老板想想,一枚小小的服裝標簽能值多少錢?靠這樣的產品做到三四個億的產值,與靠紙箱做到同樣的體量,難度系數是不是完全不一樣?

其次,服裝標簽產品雖小,要做好卻不容易。為了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多數大型服裝標簽企業都像常達控股一樣,要能夠生產吊牌、織嘜、印嘜、貼紙等各種產品,綜合運用膠印、柔印、絲網、熱轉印,乃至RFID、NFC等各種技術。

在常達控股的“其他產品”項目中,還包括包裝盒、金屬封條、亮片、繩、補丁、徽章等各種服裝輔材。

對一家企業來說,產品種類越多,生產組織難度越大,人均產出一般相對偏低,也就需要相對較高的毛利率,抵消相應增加的生產組織和人工成本。比如,2018年常達控股的人均營收約為33.81萬港元,合人民幣30萬元左右,還沒達到印刷圈的平均水平。

這樣說來,服裝標簽算是典型的高毛利、小體量的印刷細分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多數企業享受著相對較高的毛利率,卻很難突破規模的“天花板”,因而絕對盈利水平并不一定很高。

然而,越是這樣的市場,由規模擴張帶來的潛在收益可能越大。一旦有企業能夠突破看似無法逾越的“天花板”,由大規模生產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將保證企業獲得相對優厚的盈利空間。

這一點,在商務印刷市場已經得到驗證,在標簽印刷市場也不乏先例。就像正美集團,雖然準確的利潤數據很難獲取,但可以確信其盈利能力相當不一般。

同時,艾利公司在廣州的兩家工廠都能做到年營收10億+以上,也驗證了服裝標簽做成大生意的可能。

服裝標簽產品的毛利率這么高,前景怎么樣?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數據,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和出口國,自然也就有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標簽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部分服裝企業開始將工廠從中國遷往成本相對較低的東南亞國家。

原本少人關注的孟加拉以及咱們的近鄰越南,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第三大服裝出口國。這也正是常達控股在這兩個國家設廠的原因所在。

當然了,到目前為止,中國服裝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仍遙遙領先,并且保持增長。否則,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也不會預期中國的服裝標簽及裝飾品市場,還能保持8.6%的復合年增長率。

所以,機會還有。各位老板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