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可穿戴的便攜式振動監測儀,可減少死產問題
近日,據外媒報道,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無創、可穿戴的振動監測儀,可讓準父母在家中就能聽到胎兒的心跳,該可穿戴傳感器裝置被認為比現有任何的胎兒心率監測器都要準確,可以減少死產的發生率。

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可以監測胎兒心跳的小型可穿戴式振動監測儀該裝置可以幫助減少死產問題。
該可穿戴傳感器設備利用智能手機中商用傳感器水平或垂直的定位設備,它可以記錄胎兒的心臟跳動次數,也可以記錄當胎兒蠕動和踢腿時通過母親的腹部發出的振動頻率。
醫生們相信該可穿戴傳感器裝置每年可減少至少260萬例死產。“在沒有復雜因素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將近三分之一的死產發生,” 負責史蒂文斯工作的副教授Negar Tavassolia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設備可以讓孕婦知道胎兒是否受到損害,也可以讓孕婦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知道何時需要去看醫生。”
許多死產之前都有異于正常胎兒運動和心率的變化,因此檢測心跳產生的振動的輕量級監視器可以在整個懷孕期間使用,以確保受困的胎兒得到及時的醫療護理。據悉,研究人員在對10名孕婦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該可穿戴傳感器裝置可以檢測胎心率,其檢測結果與胎兒心臟電圖(f-CTG)大致相同,后者測量嬰兒的心臟電活動(ECG)以及母親的子宮收縮活動,被認為是目前的最標準胎兒監測設備。
同時,研究人員開發的振動監測器優于現有的基于ECG或多普勒超聲技術的工具,因為這些技術需要專業知識才能使用,并且體積龐大且昂貴。而史蒂文斯研究人員開發的傳感器長度不到五分之一英寸,幾乎沒有任何重量,使用3伏電池就可以運行24小時以上。
不過,監測胎兒心跳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胎兒心臟的振動會被母體宿主的運動所抑制。因此,史蒂文斯團隊使用三個不同傳感器的信號并結合算法來隔離胎兒心跳,以此來規避這個問題。結果顯示,這種方法不會讓監護儀對胎兒造成任何風險,如果長時間連續使用,可以加熱組織。
振動監測器還可以提供胎兒運動的客觀測量,目前的醫療水平僅通過要求孕婦計算胎兒的踢腿次數來評估。研究人員認為,結合心率和運動數據可以為胎兒健康提供更重要的見解。目前的設備使用市售的傳感器,然而,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夠為定制設備申請專利和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