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用電子標簽、定位等手段落實危化領域風險防控工作

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依照清單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摸底數辨風險
全省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已全部接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系統,年內將實現對三級、四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監測預警全覆蓋
制清單控風險
全省多地已在探索“清單制+信息化”監管模式,讓清單從紙面文件變為手機系統上的可用參數,實現自動提示、自動留痕等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提到危化品,人們腦海中難免浮現這樣的字眼,這是因為危險化學品“自帶”風險。但我們的生產生活卻離不開它們——四川省是西部化工能源大省,目前有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近9000家。
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精準治理,著力解決源頭性、基礎性、瓶頸性問題。
貫徹落實《意見》,全省應急管理系統以防控系統性安全風險為重點,通過加強風險辨識、制定風險管控清單、借力科技預警監測等手段,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扼住引發危化生產安全事故的要害,著力推動危化企業轉“危”為“安”。□本報記者 任鴻
預警系統讓風險“由暗轉明”,數據異動將被監測
在四川省近9000家危化生產、經營企業中,中小型企業居多,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對監管者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危化監管,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防控危化行業系統性安全風險,首先就要厘清防控對象、摸清風險底數,做到監管‘心中有數’。”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已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要求企業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與分級,落實分級管控,以解決安全風險認識不清、管理粗放、針對性不強、管控效率低等問題。以重大危險源為例,目前,全省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已全部接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系統,省應急管理廳正在推進預警系統(二期)建設,年內將實現對三級、四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監測預警全覆蓋。“這樣一來,與重大危險源有關的風險都‘暴露’在了預警系統中,數據異動都可被監測。”上述負責人表示。
“辨清風險有助于分類精準監控。”成都市應急管理局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逐一對全市近1200家危化企業進行整體性安全風險辨識,以摸清全市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數量、風險等級、風險分布等情況,實施差異化監管。“《意見》下發后,我們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座談等方式,對危化產業全鏈條各環節進行了‘抽樣體檢’,辨識出影響危化行業系統性安全的整體風險,并從安全風險管控、全鏈條安全管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等5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該負責人表示。
在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風險辨識是危化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工作。“我們必須清楚作業過程中的風險點,落實相應的管控措施;若辨識不清風險,表面上看可能沒有問題,但暗藏的風險,說不定某天就會釀成事故。”該責任人介紹,公司組織每個崗位都開展了風險辨識工作,目前已梳理出300余項作業風險,并分別制定了管控措施。
“照單辦事”消除盲點,清單“上網”實現留痕
辨清風險只是第一步,要防控風險,靠什么?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門正在全力推動企業落實以責任到崗到人、風險精準管控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
4月,四川省印發《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清單參考模板(1.0版)》,其中涵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安全生產崗位責任清單》《日常安全工作清單》4大類清單,明確企業應通過全面分析辨識安全風險,確定出重大風險點,針對性制定班組、部門(車間)、公司級關鍵管控措施并落實到崗位,在醒目位置公示,提醒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各地也在積極探索。成都市應急管理局編制涂料、合成樹脂、涉氨等8大類行業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參考模板,指導企業按“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頻次、檢查層級”的要求,編制安全風險管控清單,解決“怎么管”的問題。樂山市積極開展業務培訓,確定5家清單制管理工作示范企業作為模范和標桿引領,帶動各危化企業開展清單制管理工作,并將于7月底前組織一次清單制管理工作專項督查檢查,督查情況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通報并記入年度考核。
“照單辦事”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
“以充裝作業為例,以往工人作業時,是將作業步驟記在腦子里,憑經驗操作。然而,人都會有疏忽,如果在作業過程中工人因為疏忽忘記了某個重要的步驟,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公司一線工人都要“照單辦事”,哪怕對流程再熟悉也要對照清單一項一項完成并做記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風險引發事故的可能。”
“目前,公司已制定近千份崗位清單,把責任落實到崗位和個人,并推出了個人安全行動計劃,制定每個人每個月需完成的安全工作事項清單,進一步壓實責任,防控住風險。”永祥新能源公司上述負責人介紹。
“清單‘上網’是下一步探索的方向。”省應急管理廳上述負責人介紹,四川省多地已在探索“清單制+信息化”監管模式,讓清單從紙面文件變為手機系統上的可用參數,實現自動提示、自動留痕等。
打開“云平臺”手機APP,即能查看每個人、每個時間段該做的每件事。依照清單一一“打卡”后,工作軌跡將自動生成并上傳;若未依照清單“留痕”,相關信息將分級分類實時推送到企業管理層、行業監管部門和綜合監管部門,發出動態預警……這是巴中市應急管理局建立的集“風險分級、隱患排查、前期處置”三大數據庫為一體的“風險防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云平臺在企業端的運用。
“APP通過風險點位的電子標簽以及手機定位,能‘監測’到工作人員開展風險辨識以及防控風險的情況,讓清單制真正融入到每個崗位的日常工作中。”巴中市應急管理局危化科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