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來圍觀!從農場追蹤到餐盤食物的技術

早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食品供應鏈就很脆弱。
最近的丑聞包括從越南漁業的現代奴隸制到可可工廠中持續存在的童工問題等。也許最著名的欺詐事件是2013年英國的馬肉丑聞,其中高達60%的標有牛肉的產品實際上是馬肉。
英國超市也被發現多次出售受污染的雞肉,而在美國長期存在的引起大腸桿菌的長葉萵苣問題才剛剛結束。此類丑聞使公眾對食品供應鏈更加關注,更不用說食品生產環節對環境的影響了。
食品制造商可以使用區塊鏈為消費者提供有關食品來源的詳細信息。區塊鏈是一種用于記錄信息的防篡改的在線技術,這些技術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基礎。
一些制造商正在部署區塊鏈技術,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制造商在采用此技術方面的進展一直很緩慢。有建議認為冠狀病毒可能會改變這里的游戲規則,但是會嗎?
阻止電源
歐盟等某些司法管轄區現在要求可追溯食品的來源。在沒有區塊鏈的情況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數字標簽系統,例如RFID或QR碼。它們能夠讓供應商知道產品的去向和生產時間,但無法得知供應鏈中每個節點的實際情況。結果,消費者除了知道食品的營養成分和生產國以外,幾乎不知道有關的其他信息。

掃描QR標簽
這表明可為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可靠信息的食品制造商將具有競爭優勢,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公司一直將數字標簽與區塊鏈結合的原因。像沃爾瑪這樣的公司一直在進行備受矚目的試驗,將追蹤產品來源的時間縮短到幾秒鐘,然而,他們似乎不愿分享大多數試驗結果。
這使得整個行業更加難以學習經驗,也對行業的發展無濟于事。為此,國外一研究小組研究了該領域其他參與者的一些區塊鏈試驗。
其中一項案例研究始于2008年中國嬰兒配方奶粉丑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該事故造成至少6名嬰兒死亡、29萬嬰兒受災,并破壞了許多父母對產品依賴的信心。罪魁禍首是一種被稱為三聚氰胺的化學物質,但是很難確定在配方供應鏈中哪個位置進行了添加。
為了讓父母放心,雀巢聘請了上海區塊鏈開發公司Techrock,將該技術納入其NAN A2嬰兒配方奶粉中。他們首先使用了內置RFID芯片和天線的產品包裝。然后,雀巢供應鏈上的所有公司將數據記錄在公共區塊鏈上,包括成分的詳細信息、成分的來源以及產品生產地。

包裝增加了天線
一旦這種配方奶粉出現在超市貨架上,消費者就可以使用手機掃描芯片以獲取所有信息,甚至包括外觀包裝的圖片。這些產品的設計也使得天線在打開包裝時會斷裂,以保證產品未被篡改。
研究小組也研究了農業和漁業中兩個類似的系統,這些系統也能讓消費者使用手機應用程序掃描產品。在農業方面,澳大利亞消費者可以獲得商品管理平臺Agridigital監督的各種谷物產品的信息。農民和其他經營者記錄谷物的種植地點、碾磨時間和地點,以及運往超市貨架的地點和時間。RFID標簽全程用于監視產品的移動,區塊鏈可確保數據符合最佳實踐,否則,就不能將其標記為有機數據。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與斐濟區塊鏈提供商TraSeable合作致力于可持續漁業。這次,數據記錄了魚類的捕撈地點、船只的航行路線、捕撈日志和船員的詳細信息。QR標簽將跟蹤魚被捕撈、裝運卸載到商店的所有信息。
仍然存在的挑戰
這些試驗表明,區塊鏈能使供應鏈對消費者更具可見性,但是區塊鏈的普及還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其一是供應鏈需要盡可能地數字化。許多系統仍然依靠人工來記錄和輸入數據。這使系統容易出錯并且不那么值得信賴,從而使存儲在該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受到質疑。
其二是沒有一致的標準或方法。行業需要一種系統,尤其是能夠讓消費者使用一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就能檢查許多產品的系統。
一些食品公司仍不愿使用區塊鏈,也不信任這種技術,并且采用這些系統必然要付出代價。對于像新鮮農產品這樣更低廉的產品,公司可能會擔心消費者不會支付必要的價格溢價。

區塊鏈可能在冠狀病毒危機中有用。例如,它們已被用于收集并安全地共享肉類行業中工廠狀況的數據。由于疫情爆發,許多加工廠關閉,這些系統就能使共享工作條件數據變得更容易,以確保供應商將風險降到最低。由于工廠中的工人已經過測試,這也可以使消費者放心。
有一些媒體報道稱,這種用途正在促使人們采用這些系統。這是一個有趣的發展,盡管現在說它會改變游戲規則還為時過早。例如,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肉類會攜帶病毒,因此這項技術在這方面的益處可能有限。就目前而言,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同時繼續應對使行業完全受益的其他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