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吳城管用云計算、AI等方式探索構建新型智慧城市治理體系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城市管理局以大數據、云計算為驅動力,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創新,勇當城市治理體系的“探索先鋒”。
三大轉變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管理理念從事后管理向源頭治理轉變。偷倒垃圾是城市市容管理一個頑疾,不僅影響周邊市容環境,還影響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帶來一定的公共安全隱患,以往都是采用設卡蹲點、檢查作業車輛、處罰垃圾偷倒實施人等方式,盡管大力整治但回潮現象嚴重,難以形成長效管理。2018年以來,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城市管理局加強源頭治理,對偷倒垃圾來源進行調查,固定證據,查找出處,對產生垃圾來源的當事人進行宣傳教育,加大處罰力度,從源頭上有效遏制垃圾偷倒現象。近三年已累計完成偷倒垃圾大案要案430起,罰款334萬余元,今年前4個月查處垃圾偷倒案數已同比下降44%。
管理手段從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轉變。針對機動車違規停放亂象,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城市管理局依托大數據,采用“互聯網+”手段摸清底數,整合周邊校園、企業、商場等社會停車位資源,開發智慧停車平臺,手機終端智能停車APP,以“數字治堵”規范停車秩序,提升道路安全順暢通行能力。同時,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力,用“天眼”代替人眼,使工作更加高效精準。加強新吳區“智慧城管”對城市管理場景運行態勢的實時監管、預測和預警,借助“視頻AI小能”智能視頻抓拍系統,以人工智能查看分析海量視頻,自動識別城市管理中的問題,并將相關抓拍照片自動推送給平臺,由新吳區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直接聯系一線執法人員到達現場處置。目前“視頻AI小能”智能分析系統,已共享擁有全區6000多路視頻源,可實現50個智慧探頭全天候運行,能識別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違法停車、垃圾偷倒和堆積、無證游商、店外經營、沿街晾曬等問題種類,準確率約為98%。
管理模式從單部門碎片化管理向多部門聯動管理轉變。針對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周邊隨地便溺等不文明現象,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城市管理局通過無錫碩放機場安全管理(保衛)委員會,聯合機場和運管、公安等多部門,在《蘇南碩放機場航站區管理規定》基礎上,將隨地便溺行為納入到“黑名單”制度中進行聯合管控。實施該制度后,4月僅發生隨地便溺行為四起,環比下降近90%。針對涉及食品安全、違規用電用氣、群租房、消防安全等問題的流動攤擔,及時移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理,與公安、市監、住建、教育等部門聯動,營造共建共治氛圍。同時,積極探索和推動“非接觸式執法”管理模式。針對沿街店外占道經營現象,采集營業執照、經營者身份證明、房屋租賃協議、送達地址送達方式確認書、責任書簽訂情況等資料信息,逐步建立城市管理對象基礎資料庫,通過視頻監控、拍照取證、非訴執行等方式大力推進“非接觸式執法”。
三大理念求索城市治理新路徑
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城市管理局將繼續積極探索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之路,樹立綜合系統治理、條塊協同治理、追根溯源治理理念,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
一是綜合系統治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式的單一治理無法實現長效治理,城市治理要樹立系統思維,堅持系統治理邏輯,建立以信息收集、情況分析、問題研判、風險預警、決策指揮、執行調度、公眾參與、輿情引導、效果反饋等為主要內容的閉環式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系統性城市治理能力。
二是條塊協同治理。打破以往城市治理過程中客觀存在的治理主體彼此獨立、治理方式相互排斥、治理機制不能銜接、治理行為難以互動、治理結果虛化無效的“碎片化狀態”,通過嚴密的制度設計打通橫向權責鏈條,解決縱向監管問題,健全職能部門的協同治理機制,形成多元主體共建共治,構建“一核多元”的現代城市共治新秩序。
三是追根溯源治理。以問題為導向,避免城市問題和矛盾常年累積、循環反復,切實做到追根溯源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從“源頭”上減少城市治理問題,降低城市治理風險,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