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綠色“包裹”未來 中通快遞積極推進“9792”工程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隨著快遞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包裝耗材的低碳化、環保化成為重要課題。今年年初以來,中通快遞圍繞國家郵政局提出“9792”工程量化指標,聚焦循環中轉袋、封裝膠帶使用等重點項目,持續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化。
截至2020年4月底,中通快遞已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大于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大于80%、全網可循環中轉袋使用超過250萬個、末端網點鋪設超過2.1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快遞包裝“綠”起來
近年來,中通快遞持續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化,加大投入綠色包裝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推廣使用電子面單、綠色環保袋、可降解包裝袋等,降低包材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積極開展快遞包裝回收工作,引導消費者重復利用包裝紙箱,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推進綠色包裝方面,中通采取總部集采方式,提倡包裝標準化,并制作綠色包裝標準指南視頻供全網網點學習。目前,中通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大于90%,今年新采購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達到100%。
在可循環利用方面,中通大力推廣可循環中轉袋的使用,并開發環保袋識別系統。截至目前,中通全網投入使用的帶RFID芯片可循環中轉袋超過250萬個,目前上海、廣州已實現可循環中轉袋100%覆蓋,預計2020年底實現全網可循環中轉袋全覆蓋。此外,目前中通快遞的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9.9%,其中一聯單的全網使用量已達到80%以上,并還在持續穩定增長。
日喀則網點綠色“循環”
2019年11月,中通快遞西藏日喀則網點統一采購可循環中轉袋,替換了原本使用的編織袋,并將這些可循環中轉袋覆蓋到了包括16個縣級網點在內的所有下屬網點和承包區。“以前使用編織袋,5毛錢一個,但只能使用一次,現在使用可循環中轉袋,可以用一年,核算下來,單次使用成本只要1角多,每個袋子的裝載量還提升了30%。”日喀則中通負責人表示,循環袋的使用不僅助力環保工作的開展,還降低了網點的經營成本。
雖地處西藏高海拔地區,但日喀則中通在推進郵政業生態環保方面可謂身先士卒。2019年7月,日喀則中通主動采購快遞包裝回收箱,分發至區域內22個末端門店,用于回收廢棄快遞包裝。
“回收箱放在門店最顯眼的位置,客戶看到后,工作人員會建議客戶當場拆包,將快遞包裝扔進回收箱。”上述負責人介紹,日喀則的電商相對不太發達,當地主要以散件為主,因此網點需要配備一些快遞包裝供客戶使用。回收來的快遞箱如果可以二次利用,正好可以滿足這部分需求,既節約了成本,也有利于環保事業。
新能源車替換柴油車
2018年底,安徽阜陽網點相關負責人嘗試租賃新能源物流車,用于市區配送。“當時我粗略估算,每公里柴油車的油耗成本是7角錢,新能源車成本只要3角錢,充滿電的新能源車能跑120公里,足夠一天使用了。”
“當時山西有一家汽車廠家遇到了滯銷的問題,價格也比較合適,我們就分批買了一些車輛。”目前,阜陽網點已投入40輛新能源物流車用于快遞配送,其中31輛是網點自購,9輛為租賃車輛。“用新能源車替換柴油車,一年下來,40輛車的運營維護成本大概能節省近40萬元。”
此外,阜陽網點還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推進“廠家直發”模式,其中包括國產品牌“回力鞋”。“廠家直發”模式的商品包裝由廠商直接定制,可以大大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減少材料浪費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優化自身的包裝線、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可以降低商品破損率、提升消費者體驗,對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