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物道》 | 新加坡電信有限公司詹中榮:集全球范圍內基礎建設資源,助力開啟不同凡響的數字化旅程
編者按
2020年新基建正在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動力,后疫情時代,企業的危與機并存,如何尋求疫情影響和經濟復蘇的平衡,如何將挑戰變成發展動力,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成為新的考題。
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推出《灣區物道》系列訪談,對話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灣區商會協會及企業家,解讀和宣傳扶持政策;談大灣區和新基建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企業和行業將會迎來哪些變化和機遇。識危見機、凝心聚力,探索深圳“雙區”建設和新基建雙重背景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可供借鑒和推廣的經驗。
本期《灣區物道》,協會采訪了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理事單位- 新加坡電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加坡電信”)中國區首席代表詹中榮和資深合作伙伴經理黃亮,看看同時面對考驗和機遇,他們是如何應對的。

新加坡電信是亞洲領先的通訊技術集團,在140余年的企業發展長河中持續實踐創新,運用前沿的技術致力于為企業用戶提供一系列的生產力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及業務成果轉化,屢次獲得由Gartner、Frost & Sullivan、Telecom Asia等頒發的多項產品及運維獎項。

新加坡電信中國區首席代表-詹中榮
詹中榮先生于2010年被任命為新加坡電信中國區首席代表,領導新加坡電信在華團隊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ICT解決方案服務。詹中榮先生服務于新加坡電信超過20年,曾擔任業務協理、區域行銷經理和臺灣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他所領導的團隊曾服務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和新興互聯網獨角獸企業,規劃并實施客戶全球網絡連接,數據中心部署和代管式服務等ICT解決方案。豐富的行業經驗使詹中榮先生對不同行業類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策略規劃與落地有獨到的見解。
新加坡電信資深合作伙伴經理-黃亮
黃亮先生是新加坡電信資深合作伙伴經理,負責物聯網相關渠道和伙伴合作,滿足客戶開發物聯網設備的連接需求并為不同行業的客戶集成物聯網解決方案。
黃亮先生擁有超過9年的物聯網行業經驗,一直致力于將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制造、物流等行業的創新與集成。

數字經濟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海量的數據互聯與應用為核心,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將數據資源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產業創新與升級的各個環節之中,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具有極強的規模效應和滲透效應,是經濟發展邁向質量革新、效率改革、動力變革的有效戰略途徑。
一、5G引領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峰,真正的躍進即將登場
目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蓬勃發展的現狀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體系更是影響深遠,誰能順應發展趨勢,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機遇,取得發展先機,對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至關重要。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給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賀信中指出:“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11月1日,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央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數據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要鼓勵資本、知識、技術、管理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
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善于化危為機,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明確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及其要素交換市場體系之中,著重強調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的迫切性。
有了政策加持,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據相關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6.2%,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的數據顯示,數字經濟在保障消費和就業、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價值和強大增長潛力,在全面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現在,我們即將進入5G To B的時代,如同5G快過4G百倍,轉型變革的影響也會更快速、更深遠。新加坡電信中國區首席代表詹中榮先生表示,5G To B正在帶來深度的技術聚合(如5G+AI)、新產業生態圈(從智能汽車升級到車聯網)與未來生活進步等方面的革新;在數字經濟的內涵層面也正在從數據利用轉變成更敏捷的數據驅動,越來越多業務創新和產品迭代都在“云+網絡”上發生,并且證明了結果比過去更快更好。
詹中榮先生相信5G帶來的新時代將是下一次數字經濟成長新高峰,現在的發展都只是暖場秀,真正的好戲與躍進才剛要開始。

二、找準發展關鍵點,多舉措協同并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當下,雖然我國數字化戰略正在高效有序的推進實施且效果顯著,但是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要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戰略疊加、放大、倍增的作用,就必須各領域內的生態圈全面協調發展,找準數字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多舉措協同并舉,才能成分挖掘并彰顯的5G基建的價值。
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特高壓、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底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5G+智能制造,5G網絡,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支撐能力,要拓寬并延伸數字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同時,新加坡電信資深合作伙伴經理黃亮表示數字戰略的實施不止需要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還需要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和產業鏈,需要建設有綜合解決方案商,智能制造硬件設備商,人工智能算法軟件商,應用提供商以及可以為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制度體系等在內的全產業鏈生態圈。

三、疫情新常態背景下,物聯網未來發展可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鄔賀銓早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智慧物聯產業是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一種必然趨勢,疫情防控所帶熱的智慧物聯產業即使在疫情新常態的背景下也不會變冷。
黃經理也表示,雖然疫情的爆發對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這只是短期的,就如ABI研究公司的研究顯示,疫情對物聯網的短期影響主要表現為與之前的預測相比,在2020年新的廣域物聯網連接將下降18%。
誠如黃經理所言,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倍加受重視的工作和公共場所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加速和刺激了物聯網,而這次的疫情危機,從長期來看反倒成了數字化轉型的最終催化劑,推動著物聯網的發展。
在后疫情時代,許多基于智能管理、大數據技術、IoT傳感器技術的定位追蹤穿戴設備、體溫測量AR頭盔等能夠追蹤與監測定位、距離和存在的IoT項目,將隨著“新常態”的出現,加速推廣和迭代,物聯網會在許多行業中從“可以有”發展為“需要有”,物聯網產業也將在此后重獲活力。

四、新加坡電信助力中國企業,引領全球物聯網產業發展
物聯網是開啟第四次革命時代的鑰匙,已經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的物聯網產業正呈現出高增長的發展趨勢,依托國內發展環境培育起來的優勢,再加上新加坡電信的助推,中國的物聯網企業在全球競爭中逐步彰顯出引領全球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態勢。
國內企業競爭優勢
縱觀全球窩峰物聯網連接,國內運營商在物聯網連接規模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中國完善的制造業和供應鏈使得國內物聯網企業可以快速高效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在整個產業鏈的推動下,物聯網在各行業部署案例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其擁有的龐大且多樣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為物聯網企業提供了優渥的樣板工程試驗田,有利于中國物聯網公司對海外輸出解決方案;
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體量給予了國內物聯網公司豐富的養分和經驗積累,有利于這些公司在產品和服務上的研發投入和打磨。
新加坡電信加持
面對5G, AI, IoT,大數據、云計算等復雜融合的發展趨勢,新加坡電信利用新加坡發達的數據中心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新加坡友好的經商環境,充分發揮新加坡電信一卡覆蓋東南亞區域、一平臺管理所有物聯網卡、一個賬單享有區域覆蓋、整個區域內可共享流量池的優勢,通過整合碎片化的東南亞通信資源,大大降低了出海企業的溝通成本及物流成本,強勢助力著中國物聯網企業遠征世界。

面對5G、AI、IoT、云計算等技術聚合的趨勢,未來的物聯網卡會有更多的靈活性以及安全性去支持類似車聯網等方面的應用場景。
同時,新加坡電信也將一如既往地持續尋找不同行業的領先合作伙伴一同打造垂直領域的生態圈,去更好地服務領域內的企業客戶,進而獲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