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上海通報仿制防偽RFID芯片銷往全國的茅臺假酒案,涉案3000余萬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消費評論網
日期:2021-07-30 09:59:22
摘要:茅臺防偽暗記中,最有科技含量的當屬2013年斥資1.27億打造的“RFID”芯片防偽溯源系統。消費者用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安裝“茅臺防偽溯源系統”app后,靠近茅臺酒(500ml普茅)膠帽便可查詢真偽。

說到白酒,幾乎達到人盡皆知的品牌,那絕對是茅臺酒無疑了。喝白酒、了解一點白酒的都知道,茅臺銷售渠道少,在很多平臺上面都需要先預約搶購,或是運氣好才能買到茅臺酒。

也正是因為茅臺酒這么出名,現在茅臺已經不單單是一瓶酒了,就連前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也曾強調,茅臺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在炒茅臺,靠著茅臺獲利的人也不計其數,其中不止有茅臺經銷商囤貨、更有經營者售假及不法分子制假,茅臺究竟讓人有多瘋狂?

上海警方公布制售假冒茅臺案件

近期,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一起制售假茅臺案。

綜合上海市公安局官方消息及媒體報道,今年5月,上海警方歷經3個月縝密偵查,在多地警方的配合下,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偵破制售假冒茅臺品牌白酒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名,搗毀制售假犯罪窩點6處,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犯罪嫌疑人制假成本每瓶300元-400元,再以每箱1500元-380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經銷商。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上海警方至少已破獲兩起制售假冒茅臺等知名白酒案件,兩起案件涉案價值接近1億元。

在本案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

其一是假茅臺是通過經銷商銷往全國的。

這在茅臺歷史上也并非第一例。在2017年,廣東省梅州市一茅臺經銷商羅某,利用人們對專賣店的信任,大量制造假茅臺等高端名酒。最終獲刑十年,并處罰金150萬元。

其二,造假團伙通過購買正品白酒獲取正版防偽芯片 ,并自行掃描仿制了芯片樣式。這在制售假茅臺案中還是頭一次出現。

尚不知這些仿制的芯片是否都能躲過防偽查詢。不過靠芯片并不能確認手里的茅臺一定是真的,這在酒圈子里早就不是秘密了。

目前,警方已對上述犯罪嫌疑人分別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那么,茅臺都做了哪些防偽措施呢?

打假維權一直是茅臺的工作重心之一。茅臺酒的包裝,每一年都會有細微的變動,在防偽技術、防偽細節方面,做了比較大的投入,大到茅臺防偽溯源技術,小到不起眼的防偽暗記,而且在不斷迭代。茅臺都有哪些防偽措施?

防偽標記

“賴茅”作為第一個有個性化商標的茅酒,造假者聞風而來。為打擊假貨,賴永初把商標發到香港,印了20萬套,并請律師維權。登報聲明,如發現假酒,賠付500大洋。

茅臺建廠后也十分重視打假。為此,在圖案、商標、封口等做了隱蔽記號。

這些暗記,不僅是判斷真偽的技巧,尤其為鑒定老茅臺提供了重要依據。對應年份、細節特征等多重驗證,即可很大程度鑒別真偽。直到今天,暗記依舊是鑒別真假茅臺的重要方式。

80年代瓶蓋上的“茅臺”暗記

瓶口兩粒珠子

為什么茅臺酒瓶口會有兩粒珠子?其實這也是防止造假的方式之一。

這兩顆玻璃珠只有在制作的時候才能被放進去,一般是取不出來的。玻璃珠一旦被拿出來了,瓶口的完整性就一定會受到損壞,所以這是一種簡單而又實用的防偽標志。同時在瓶口放置兩粒珠子,可以起阻隔作用,有效防止倒灌,還能防跑酒。

防偽溯源系統

茅臺防偽暗記中,最有科技含量的當屬2013年斥資1.27億打造的“RFID”芯片防偽溯源系統。消費者用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安裝“茅臺防偽溯源系統”app后,靠近茅臺酒(500ml普茅)膠帽便可查詢真偽。

驗酒器

普茅酒盒內都會搭配驗酒器,并且附有使用說明,可以檢驗真偽

物流碼

物流碼集防偽、追溯為一體,可以追溯茅臺酒的出產信息及對應的經銷商,也是查詢真偽的一種方式。

每瓶貴州茅臺酒的包裝上有一物流條形碼,揭開條形碼表層,可看見唯一的、不可重復查詢的16位數電話防偽碼,撥打防偽電話按照語音提示操作,便可得到查詢結果。

有機碼

茅臺酒屬于有機食品,每瓶酒都會上報“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給出對應的有機碼,可以在網站上查詢,如果查不到信息則為假酒。

不僅在瓶身防偽下功夫,茅臺還在各地設立鑒定中心、成立打假辦,為茅粉提供免費鑒定服務的同時,打擊造假。

據統計,茅臺集團先后投入近6億,對茅臺酒防偽系統、標識及細節進行調整。雖然茅臺花了6億打假,但假酒造假成本低、量刑標準低以及高昂的利潤,讓制假者不惜鋌而走險;加上沒有正確處理喝完的酒瓶,更讓制假者有機可趁。以至于消費者流傳“市面上一半以上的茅臺都是假的”。

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講。除了選擇正確的購買渠道,在鑒定時要注意:一處為真未必真,一處為假必定假。 發現任何不對勁,都要檢查購酒渠道,向專業機構尋求進一步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