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確產業“十四五”規劃 推動物聯網、傳感、RFID等產業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
目前,新興業態蓬勃發展,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持續賦能實體經濟,傳統業態加速向智能化、數據化、信息化轉型發展。其中,九大產業成為“十四五”期間上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和新興數字產業。

在航空航天領域,《規劃》明確支持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加速衛星應用與空間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全面構建覆蓋星上關鍵零部件、星地系統集成、地面站及應用終端、綜合信息服務、整星研發批產的航天產業體系。
1、在衛星制造方面,積極發展中低軌、超低軌商業衛星,推動建設柔性化、模塊化、智能化商業衛星制造工廠。加快培育產業配套體系,重點發展通信、遙感、導航、衛星動力、星間高速鏈路等星上載荷供應商,推動核心部件與元器件質量標準建設。
2、在衛星應用方面,推動衛星數據共享共用,加快衛星通信、北斗導航、遙感融合應用。發展高精度天線、板卡、電子地圖、位置傳感器等導航定位基礎產品,突破低功耗、小型化、抗干擾、多模多頻聯合定位、高動態高集成、高靈敏度、多傳感器融合等關鍵技術,推動標準化建設。
在信息通信領域,《規劃》明確提出:
1、要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下一代IP網絡、全光通信設備等通信和網絡產業發展,提升新型顯示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物聯網核心技術突破,保持電子設備制造產業穩定發展。
2、在工業控制、居家養老、精準農業、產品溯源、能源管理、智能園區、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領域啟動千萬級規模的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推進物聯網技術與交通融合,推進存量設施信息化提升改造。
3、在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物聯網通信芯片、系統軟件、信息安全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整體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骨干企業。
另外,《規劃》鼓勵特色產業集群的壯大,支持各區結合自身優勢,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衛星互聯網、北斗導航等領域,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