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干貨專欄|12 無線電射頻標準

作者:甘泉
來源:物聯傳媒
日期:2021-12-06 15:16:00
摘要:甘泉老師花費數年之功,撰寫的新書《物聯網UHF RFID技術、產品及應用》正式出版發布,本書對UHF RFID最新的技術、產品與市場應用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干貨滿滿!RFID世界網得到了甘泉老師獨家授權,在RFID世界網公眾號特設專欄,陸續發布本書內容。
關鍵詞:RFID

RFID干貨專欄概述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發展,超高頻RFID技術已經成為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每年的出貨量達到了200億的級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逐步成為超高頻RFID標簽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在國家對物聯網發展的大力支持下,行業應用和整個生態的發展十分迅猛。然而,至今國內還沒有一本全面介紹超高頻RFID技術的書籍。

為了填補這方面的空缺,甘泉老師花費數年之功,撰寫的新書《物聯網UHF RFID技術、產品及應用》正式出版發布,本書對UHF RFID最新的技術、產品與市場應用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干貨滿滿!RFID世界網得到了甘泉老師獨家授權,在RFID世界網公眾號特設專欄,陸續發布本書內容。

1.png

掃碼觀看本章節視頻講解

超高頻 RFID無線電射頻標準

3.1.1 RFID與無線電頻譜

談到超高頻射頻識別(UHF RFID)技術,大家經常會遇到協議和工作頻率的問題,如中國頻率是多少?歐洲頻率是多少?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先從全頻電波頻譜講起,如圖3-1所示,為無線電波的全頻段分類:

2.png

圖3-1 全頻電波頻譜

圖中的各個頻段內容比較生動,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從長波(Long-waves)、廣播(Radio)、電視(TV)到微波頻段,再到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和X射線的頻譜和波長。這里我們關注的協議是860~960MHz頻段的EPC C1 Gen2(ISO 18000-6C)部分。

3.1.2 全球超高頻RFID的無線電頻譜規范

超高頻RFID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頻段分配是不同的,其射頻輸出及發射規范也各不相同,如圖3-2所示為全球各區域的頻率規劃。

3.png

圖3-2世界各地超高頻頻率分布圖

從世界各地的超高頻 RFID頻譜分布看,除了中國的840~845MHz頻段外,其它地區的頻段都在EPC C1 G2的860M~960MHz范圍中。中國的超高頻有兩個頻段,第一個頻段840~845MHz(簡稱China1)全球支持的閱讀器很少,一般只有本土的特殊項目才會使用這個頻段。一般情況下我們提到中國超高頻 RFID頻段常指920~925MHz(簡稱China2)。如圖3-3所示,從頻帶寬度來分析,美國(北美)頻段最寬,中國、新加坡、韓國的頻段都在美國頻段范圍內。可見美國在超高頻 RFID投入的力量是非常大的,這也同時印證了北美市場占得最大的超高頻市場份額。從這個頻段也可以理解到現階段的超高頻 RFID市場已經是一個全球市場,在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上一定要考慮全球化的因素。比如一款超高頻 RFID標簽的設計,其具有100MHz帶寬,以支持860MHz附近的歐洲頻段,同時也要支持美國和日本頻段,這也給設計和開發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4.png

圖3-3世界超高頻常見地區頻帶范圍圖

在討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無線電規范時,除了要關注其工作帶寬(Span),還要考慮其他的一些參數,包括:中心頻率(Mid-band frequency)、頻道數量(Channels)、全向輻射功率(EIRP)、頻道寬度(Channel BW)、頻帶抗干擾特點(Technique),如表3-1所示。

表3-1世界超高頻RFID常見地區標準指標

5.png

表格中最重要的參數是全向輻射功率和帶寬。其中,全向輻射功率決定了系統的工作距離,而帶寬決定了系統的容量和抗干擾。帶寬越大,則具有更多的信道數量,在一個大型的倉庫中,可以有多臺閱讀器同時工作,同理當遇到干擾的時候,可以通過切換工作信道的方式進行規避。頻道寬度決定了閱讀器與標簽通信的最大速率,不過這一點在中國的實際應用場景中一般都直接被忽略。需要注意,根據中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規定,信道寬度為250kHz,使用超過250kHz的鏈路速率是違反國家無線電管理規范的。

3.1.3 LBT (先聽后說)與Hopping(跳頻技術)

01、全球頻譜資源管理規范組織

在3.1.1節的學習中我們發現全球各地的超高頻RFID工作頻率、帶寬都各不相同,這個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什么部門制定的呢?這里先介紹一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制定標準的組織:

  1. 中國制定和管理的部門是國家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簡稱MII(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在應用中許多項目都要求超高頻RFID閱讀器通過無委認證,就是指的這個MII認證。

  2. 美國制定和管理的機構是聯邦通信委員會,簡稱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其中FCC Part 15.247內容為超高頻RFID相關標準,賣到北美的產品都要通過FCC認證。

  3. 歐洲制定和管理的機構是歐洲電訊標準協會,簡稱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其中ETSI EN 302-208-1內容為超高頻RFID相關標準。

  4. 韓國制定和管理的部門是信息通信部,簡稱MIC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關于閱讀器的射頻指標認證內容在6.2.2節有詳細講解。

02、LBT/CCA技術

從表3-1的技術特點一欄可以發現,在頻帶抗干擾技術上,歐洲和其它地區都是不一樣的。歐洲使用的是LBT/CCA技術;而其他地區使用的是跳頻(Frequency Hopping)技術,這些都是由各地區的情況決定的。

LBT/CCA全稱Listen Before Talk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中文意思為監聽載波/無干擾信道評估。該規范要求閱讀器發射信號之前,先監聽一下所有的信道,并記錄各個信道的使用情況,然后選擇空閑的信道進行工作,如圖3-4所示為該規范的示意圖。

6.png

圖3-4現行歐洲UHF RFID法規 LBT/CCA

從圖3-4中很容易理解LBT/CCA這個技術,即每次工作前進行監聽,之后每間隔4秒再次進行監聽,其目的是防止意外的信號干擾當前的閱讀器工作。這個技術的優點非常明顯,每一個新的信道都與之前的互不干擾,缺點是每次工作的時候都要先監聽一下,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當然這個跟ETSI制訂的標準有很大關系,歐洲頻段只有2MHz的帶寬,4個信道。由于信道太少,且是獨享帶寬,沒有辦法與其他閱讀器系統共用。如果使用跳頻的方式,會有很大的沖突的機會,整個系統的效率會大大的降低,只有選用LBT/CCA的技術手段才能克服信道少的缺點,通過犧牲監聽時間來降低閱讀器之間的干擾。

03、跳頻技術(Frequency Hopping)

跳頻技術被多數地區所采用,這里我們就用中國頻率來舉例。中國頻率有兩部分920 ~ 925 MHz和840 ~ 845MHz,常用920 ~ 925 MHz部分。920 ~ 925 MHz內共有16個信道,每次工作的時候隨機選擇一個信道,2秒內換下一個信道進行工作,如此反復,如圖3-5所示。

7.png

圖3-5跳頻在中國頻率

在圖3-5中的閱讀器開始工作就直接隨機選擇了一個信道8,0.8s后又換了信道11,再0.3s后跳到了信道2,保證2s內換一下工作信道,防止一個信道被長期占用(在FCC、CE等認證中,這個時間會有不同要求,如在FCC為小于400ms)。

跳頻工作優點:最大優點在于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保密性好和抗多徑干擾等。

在美國,超高頻 RFID頻率902 MHz~928MHz共26MHz是工科醫(ISM)頻段,因而必須采取跳頻擴頻的工作模式來抗干擾。比如LoRa、Sub 1GHz的FSK等通信技術都是共用此頻段,這些技術的規范也要采用跳頻的方式進行抗干擾。

我國超高頻RFID設備使用的920 MHz~925MHz頻段與點對點立體聲廣播傳輸業務共用,所以也采用跳頻擴頻的方式來減少干擾。

最后強調一點是在開發閱讀器的時候,絕對不允許出現定頻的情況出現(實驗室測試除外)。現在大量的國產閱讀器都開發了定頻工作模式,而非跳頻工作模式,對行業的推廣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一般正規閱讀器廠商的設備都是默認跳頻工作模式,且無法被強制修改。

3.1.4 ERP與EIRP

在表3-1中的世界各地的標準輻射功率一欄中,存在兩個不同的單位,ERP和EIRP。ERP和EIRP與dBi和dBd這兩個單位的知識點非常類似,ERP和EIRP的區別為采用不同單位,如圖3-6所示為ERP和EIRP的輻射示意圖。

ERP = Effective Radiated power等效輻射功率,相對偶極子天線對比,對應dBd。

EIRP = 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輻射功率,相對全向天線對比,對應dBi。

ERP的物理意義是:發射機功率乘天線增益,計量單位可以用W、mW、dBW或dBm。表達公式如下:

  • ERP = PT ×GT,其中PT為發射功率,GT為天線增益。

  • ERP (dBW) = PT (dBW) + GT (dBi)(用dBW表示發射端口功率和天線的聯合效果)。

  • EIRP的原理與ERP相同,EIRP (dBW) = PT (dBW) + GT (dBd)。

  • 這兩個單位的關系和換算公式為:PEIRP = PERP × 1.64;

  • 或表示為:(dB)PEIRP =(dB) PERP +2.14dB。

8.png

圖3-6 EIRP與ERP示意圖

中國標準規定最大輻射功率為2W ERP,可以表示為3.28W EIRP。意思是在中國使用的所有超高頻RFID設備發射的信號在空氣中最大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為3.28W。

【例3-1】一個閱讀器使用的天線增益為8dBi,不考慮饋線衰減天線失配等因素時,端口允許輸出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解:理論上閱讀器的輸出功率為PT=33+2.15-8=27.15dBm。約為0.5W輸出功率。

從例3-1中可以看出,最大輸出功率只有0.5W,小于一般閱讀器的最大輸出功率。一個系統中并不是天線增益越大越好,輸出功率越大越好,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標準才行。現階段國內的無線電監管還不嚴格,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應用中,存在設備超標發射,最終輸出功率超過2W ERP規范。相信今后RFID項目越來越多,若大家都不遵守規范,相互干擾會越來越嚴重。因此各個閱讀器廠商和項目集成商需要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無線電規范。

談到最大發射功率問題,還有一個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問題,那就是標簽能工作多遠的問題。相信這個問題一定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因為大家所聽到的結果各異,標準也不同。尤其是針對固定式閱讀器,自身沒有天線,那么選擇不同的天線,其對外的輻射功率就不同,針對不同的標簽的工作距離也就不同。所以針對閱讀器的工作距離,本書給出一種統一的評判標準。同樣,標簽的工作距離也是按照這個方法來計算出來。根據式(2-14):

9.png合并Pt和Gr,變換可得:

10.png(3-1)

其中已知在中國11.png,一般的偶極子標簽增益12.png(2dBi),芯片的靈敏度為13.png(-18dBm),標簽芯片與天線的匹配效率約為14.png(一般設計的比較好的天線可以達到0.8左右),標簽天線的輻射效率為c4723ff2eb5c4671bdfa26b1c4b6eab0.png(偶極子天線的輻射效率為0.5),標簽天線的極化損耗效率為16.png(針對閱讀器天線為線極化,如閱讀器天線為圓極化,則17.png)。

將上述參數帶入式(3-1)計算為:

18.png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知,如果一個標簽的工作距離在上述環境中達到了9.4m,說明這個標簽是達標的。

同樣,將美國PEIRP=4W帶入式(3-1),可以算出美國標準情況下標簽的工作距離為:

19.png

面對中國客戶詢問標簽或閱讀器的工作距離,我們的回答是9.4m;面對美國客戶我們就可以回答標簽或閱讀器的工作距離是10.6m,當然上述的前提條件要說清楚。這個計算數據也是理論值,只有在完全沒有反射的全波暗室環境中測試才會出現這個準確的工作距離。在普通的測試環境中,由于反射的加強效果,實際測試距離會略大于理論值。

通過對超高頻 RFID的無線電標準的學習,大家需要掌握各個國家的標準的差異,無論在技術還是商務層面都是很重要的。其次面向歐洲的閱讀器需要考慮LBT/CCA的設計和操作流程,同樣,面向北美和中國的供應商應嚴格按照協議設置跳頻的功能。本節最重要的部分是關于標簽工作距離的計算,希望能成為行業的統一標準,為行業的溝通帶來便利。

2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