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八部門聯合發布,智能制造的頂層綱領性文件釋出!

作者:物聯傳媒
日期:2021-12-31 09:34:03
摘要:過去幾年,大國博弈需要更多聚焦制造業已經不言自明,例如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日本“社會5.0”等,皆是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智能制造

過去幾年,大國博弈需要更多聚焦制造業已經不言自明,例如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日本“社會5.0”等,皆是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智能制造這個詞,一直也是國內產業界的關注重點,從中央到地方都常有政策性綱領文件釋出。

正如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八部門正式聯合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此舉更是展現了新發展階段下,頂層綱領性文件的重要指導作用。

《規劃》指出,近十年來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智能制造發展仍存在供給適配性不高、創新能力不強、應用深度廣度不夠、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與此同時,外部還面臨著資源環境要素約束趨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面臨挑戰等風險。

為此智能制造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是:

一是轉型升級成效顯著,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二是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三是基礎支撐更加堅實,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除了加強自身水平能力、擺脫對國外裝備及軟件的依賴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此次《規劃》中突出的注重實施性和可落地性

在發展路徑上強調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

并且積極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針對中小企業典型應用場景,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云化等改造,推動中小企業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

*文末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全文

地方區域配套,產業鏈各環節補齊,智能制造規劃發展

政策一向走在前面的上海市,本月發布《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明2020年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實現工業產值58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5%。按照新的計劃,上海目標要在2025年實現高端裝備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市值特色產業園區數達到20家以上,建設高端裝備市級智能工廠40家以上。

另外就在《“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發布的同一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等15個部門正式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側重體現國家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程度。

實際上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這些分類中,工業機器人向來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我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但機器人整體產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

因此從路徑上說,需強調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機器人系統開發、操作系統等共性技術;研發仿生感知與認知、生機電融合等前沿技術;同時建立健全創新體系等。

更多相關的政策不勝枚舉,《“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的頂層綱領性意義,就體現在其明確道路、落到實處、各個擊破的方針上,這其中包括對6個專項行動的說明:

1.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涉及智能制造關鍵核心技術及系統集成技術的加強推動;

2.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覆蓋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的建設與推廣;

3.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圍繞裝備制造領域、電子信息領域、原材料領域、消費品領域制定智能制造發展路徑;

4.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行動——攻關基礎零部件和裝置、通用智能制造裝備、專用智能制造裝備、新型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與創新;

5.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優化開發研發設計類軟件、生產制造類軟件、經營管理類軟件、控制執行類軟件、行業專用軟件、新型軟件等方面;

6.智能制造標準領航行動——定期跟蹤標準體系建設、標準研制、標準推廣應用、標準國際合作等進展。

其實,在朝著“中國制造2025”前進的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關于智能制造的看法理念早已漸趨成熟,更加務實。

難點當然還在,但誰會不期待全體集中力量跨越難關的那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