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字化時代,物聯網的創新空間——《2022中國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解讀
近日,由京東方牽頭制定的“ISO/IEC 30169:2022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IoT applications for electronic label system (ELS)”(電子標簽系統的物聯網應用)通過國際物聯網標準組織ISO/IEC JTC1 SC41正式發布。該標準不僅填補了行業空白,還為行業規范化發展和技術升級提供了標準支撐,更彰顯了京東方在全球智慧零售市場的領導力和物聯網應用領域的強大創新實力。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以電子標簽為核心的智慧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正在加快應用,成為行業重要發展趨勢。該國際標準正是順應這種趨勢發展,規定了電子標簽系統的系統框架、物聯網應用模型、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等內容。根據《2022中國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智慧零售成熟度指數為25.3,排在報告所述13個領域中最后一位,由此可見該領域還有更大的數字化發展空間。

智慧零售
數字化的供應鏈和智能化的商品管理能力結合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41.8%的消費者因為店員沒有時間理睬自己而更換購買店鋪,零售企業可以應用物聯網、智慧門店信息系統等技術,將店員從繁瑣的店內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增加與客戶的交流時間。還可以利用客流熱力圖和會員精準畫像,對到店顧客和企業會員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優化后的貨架設置和精準的用戶畫像,使顧客能快速發現興趣商品,并使店員成為顧問型導購,幫助用戶來制定最優的購買決策,優化顧客購物體驗。

以數字化的供應鏈鏈條和智能化的商品管理能力成為解決難題的關鍵。零售商可以通過傳感器、RFID、電子標簽等技術來實現供應鏈和商品店內流轉過程的數字化,然后再基于多渠道的數據信息,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算法零模型等技術來實現智能化、智慧化的商品管理,從而達到提高庫存管理效率、優化商品陳列、降低人力成本等效果。新技術將幫助實體零售形成高效精準的用戶畫像、完善的商品和服務定位,以及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推送、智能補貨、智能防損,和智能化客戶服務,并在融合發展中逐漸縮小與電商在精準營銷和一體化互動上的差距。

智慧安防
行業邊界逐漸模糊, AI落地的成熟領域
除了消費端的物聯網應用,產業端對物聯網應用的需求隨著工業4.0、碳中和碳達峰、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政策或項目的試點與推進,尤其在安防領域,從社區、園區、校園、工地到城市治理、環境水務等場景,安防的需求在逐年增大,傳統意義上的以構建安全防范系統為主要目的的產業,以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為目的的傳統安防正在滲透到商業領域甚至家庭領域,行業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同時由于視頻監控、數據存儲、AI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泛視頻AIoT的概念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從該角度出發,AIoT 星圖研究院聯合物聯傳媒,于本月啟動了《從光譜到算法——2022中國智慧安防產業發展報告》的調研與寫作,計劃8月中下旬發布,該報告會以獨特的視角考察解讀當前由視頻監控以及大數據等技術主導的智慧安防行業,歡迎行業人士屆時關注。
而《2022中國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顯示,智慧安防的物聯網應用成熟度指數為32.2,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相比,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以下是報告中關于智慧安防部分的內容節選。





除上述兩個行業領域之外,《2022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還包括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慧物流、智慧養老等11個物聯網應用領域的解讀與展望,歡迎下載閱讀報告,并與我們交流探討。
報告獲取方式

識別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報告精簡版
鳴謝:
《2022中國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得到了以下贊助商的大力支持:


掃碼下載IoT行業資料大禮包 掃碼加入IoT行業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