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全球滲透率不足3%,小米盯上便攜儲能新賽道

作者:物聯傳媒
日期:2022-09-14 13:51:27
摘要:近日,米家新品戶外電源1000 pro發售。
關鍵詞:小米

近日,米家新品戶外電源1000 pro發售。據悉,該產品可支持大部分戶外電器及常用設備,搭配豐富的充放電接口,可支持13臺設備同時充電。值得一提的是,米家同時發布了太陽能電板,二者配合可實現邊用邊充。

image.png

小米戶外電源1000 Pro(圖源:米家)

作為小米IoT生態鏈的“橋梁”,米家所發布的產品均與IoT息息相關,此次布局戶外電源不禁讓人好奇,物聯網儲能賽道要火了?

易被忽視的能源問題

傳統電池有心無力

從宏觀角度來看,在物聯網應用領域,場景的碎片化問題需要大量設備的協同合作才能解決。也因此,物聯網的“網”里總是節點眾多。而在偏遠或空曠的地區,不少節點上的設備得不到城市主線纜供電。

在B端,比如一些農業設備或郊區工廠里的物聯網節點,若為其部署新電纜,經濟和時間成本都非常高,目前相關企業都會選擇使用干電池或能量收集的方式供電在C端,如最近火爆的露營市場,目前很多營地沒有時間預先鋪設電線,大多都通過柴油發電機來為游客供電。在以上場景中,雖然能源問題得到了解決,但前者的成本依舊居高不下,而后者的游客體驗也難以提升。

而從微觀角度來看,物聯網設備中每個部分都對能源有要求。以傳感器為例,因為需要收集、處理、傳輸信息,無論是傳輸到附近的邊緣設備進行整理和處理,還是直接傳輸到云端,這一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能源成本。雖然現在的零部件都在強調低功耗,但能源仍然是物聯網設備設計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作為物聯網產品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與處理器、芯片和傳感器相比,電池技術進步相對較慢并且由于傳統電池的功耗限制、更換電池導致的人力成本提高等問題,目前不少終端設備廠商已在尋找其他供電方式,以替代傳統電池。

image.png

物聯網場景的三種供電方式(來源:物聯傳媒整理)

一般來說,物聯網在各類場景的供電方式有以上三種。但其中規范完善的傳統原電池,已難以適配如今需求多樣化的物聯網時代。而可充放電的鋰電池將逐漸拿下便攜儲能市場。

一方面,隨著鋰電池技術升級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推動,近年來鋰電池組的平均單位成本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公布的研究數據,2021 年鋰電池組的平均單位成本已降至 132 美元/kWh,2013-2021 年間的降幅達到 80.70%。

另一方面,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既能節約資源,又能降低環境污染,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及積極推動。根據咨詢機構 Circular Energy Storage 發布的研究報告,二次回收的鋰電池成本預計在45 美元/kWh,因此搭載二次回收鋰電池的便攜儲能產品的成本將有望大幅降低

隨著便攜儲能產品及太陽能板的成本進一步下降,長期受電力短缺影響的欠發達地區居民對便攜儲能產品的使用需求將有望被激發,便攜儲能產品的市場空間有望被進一步打開。如今不少電池廠商已在著手布局便攜儲能,市面上已有不少知名品牌。

image.png

常見的10個便攜儲能品牌(來源:物聯傳媒整理)

折中充電寶和發電機

便攜儲能產品大展宏圖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到來,智能終端日益普及,電力已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物聯網將進一步推動人均電力需求,尤其人均便攜電力需求的增加。而基于鋰電池的便攜式儲能成本得到進一步控制后,將會對傳統產品進行較大規模的替代,同時伴有新用戶增加。

生產的角度來看,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在便攜儲能產品的生產上近乎形成壟斷地位。在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上,中國的供給較為充足,并且在人工成本上占據較大優勢。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報告顯示,中國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生產量和出貨量。

image.png

便攜儲能產品生產廠商地域分布(圖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不過目前國內自有品牌僅占據小部分市場,其他部分品牌,例如Goal Zero等選擇采用中國企業代工的生產模式,也有一部分品牌也采用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模式。

雖然生產地在國內居多,但銷售地卻基本都在國外。市場應用的角度來看,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便攜儲能應用市場,占比近50%,其原因為美國的戶外出游比例較高,對戶外電源需求量大;其次是日本,全球便攜儲能應用市場占比近30%,主要由于日本地震等災害事故頻發,對應急電力設備的需求量較大。

image.png

便攜儲能產品應用市場分布(圖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也可見,目前國內應用市場不大,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程度、人均消費能力進一步提高,戶外消費習慣日趨成熟,便攜儲能市場或有巨大潛力。

從不同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來看,戶外應用仍是主要場景,市場占比在40%以上。其次是應急領域,隨著全球極端氣候頻發,在某些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便攜儲能產品可以有效解決缺電、停電、等問題。隨著應急場景的增多,將帶動便攜式儲能在應急領域的出貨量,其市場份額也會得到提升。同時,在物聯網、車充以及DIY等領域對便攜儲能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

image.png

便攜儲能產品在不同領域的市場份額(圖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最后,按照目前已有企業統計。從企業出貨量的角度來看,華寶新能市場份額最大,2020年占據16.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正浩科技、德蘭明海和安克創新等,海外企業中Goal Zero市場份額最大,其主要由國內的豪鵬科技和博力威為其代工。從企業營業收入來看,華寶新能排名第一,占據20%以上的市場份額。

image.png

便攜儲能企業出貨量(左)及營收占比(右)

目前由于行業門檻不高,整個便攜式儲能市場中小企業較多,同時各產品容量不同,價格差異也較大,不少企業以小容量低價競爭的方式進入市場,導致行業集中度不高。不過隨著頭部企業的量價齊升,產品將會逐漸規范。

最后

在全球加速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物聯網終端設備、無人機等智能終端的供電問題將日漸凸顯。目前雖然便攜儲能產品的出貨量已較為可觀,但其實在戶外場景和家庭應急場景中,其滲透率才分別為2.3%和3%,也從側面反映了便攜儲能行業所擁有的巨大市場空間,按專業分析人士的話來說,便是長尾效應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吉利汽車公布了一項車輛便攜式救援設備專利,專利命為“便攜式救援移動電源”。在新能源汽車火爆的今日,便攜儲能產品在汽車領域也必然擁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同時,在“雙碳”政策的加持下,便攜儲能產品對傳統燃油發電機進行替代的趨勢已逐漸清晰,無論從大氣、噪音的污染上,還是維護成本上來看,便攜儲能產品的優勢都相當大。在如今的能源領域,便攜儲能更有可能同最近火熱的虛擬電廠發生聯動,未來或可掀起一場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