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數據二十條來了,數字經濟還會遠嗎?

作者:物聯傳媒
日期:2022-12-28 14:47:22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對外發布,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提出20條政策舉措。
關鍵詞:數據二十條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對外發布,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提出20條政策舉措。要點如下:

1、合理降低市場主體獲取數據的門檻;

2、建立數據可信流通體系;

3、強化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4、鼓勵探索數據跨境流動與合作的新途徑新模式。

據國家工信安全中心測算數據,2020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545億元,“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復合增速超過30%;“十四五”期間,這一數值將突破1749億元,整體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image.png

為什么要在這個急需發展經濟的時候發布數據二十條?

1.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

“數據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表示,數據要素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數據的流動就像是石油的燃燒,可以產生動力并帶來價值,數據的流動帶動技術流、物質流、人才流、資金流。從這個角度看,數據是新生產力。二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鉆石礦”,通過挖掘提煉產生價值,體現在通過多維度、多領域數據揭示單一數據無法展示的規律,實現精準決策,增加確定性、可追溯性、可預判性,降低決策失誤和風險。從這個角度看,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

2.更好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價值,將其配置到需要的地方。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數據資源要像產品與服務一樣具有商品屬性,有價格、有產權、能交易。由于數據流動載體的特殊性,要建立專有的數據交易平臺,便于監管,尤其在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方面,要有嚴格的制度、規范和有效的監管手段。”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柳絮說。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軟所數字化轉型研究室主任高嬰勱表示,各地積極打造數據交易中心(所),是為了構建數據交易市場的物理載體,圍繞數據交易、流通和開發利用推動制度建設和服務創新,更好激發市場供需兩端積極性、更深度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價值轉化。

3.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89億,手機網民規模9.86億。報告稱,“近十億網民構成了全球最大的數字社會”。到2020年12月,中國的網民總體規模已占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左右。“十三五”期間,中國網民規模從6.88億增長至9.89億,五年增長了43.7%,2021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32億

image.png

與此同時,我國線上支付等網絡應用場景的發展走在世界前列,背后產生的巨量數據價值也在等待被開發。

以零售行業為例,通過充分利用分析消費數據,一方面可以了解客戶消費喜好和趨勢,進行商品的精準營銷,降低營銷成本。另一方面,零售行業可以通過大數據掌握未來消費趨勢,有利于熱銷商品的進貨管理和過季商品的處理。不僅如此,零售行業的數據對于產品生產廠家是非常寶貴的,廠商依據零售商的信息按實際需求進行生產,有助于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產能過剩,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浪費。

數據二十條的出臺,旨在充分發揮中國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這次數據二十條跟以往數據要素的相關政策的不同點

1.創造性提出“三權分置”的數據產權制度框架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說,在數據生產、流通、使用等過程中,個人、企業、社會、國家等相關主體對數據有著不同利益訴求,且呈現復雜共生、相互依存、動態變化等特點,傳統權利制度框架難以突破數據產權困境。“數據二十條”創新數據產權觀念,淡化所有權、強調使用權,聚焦數據使用權流通,創造性提出“三權分置”的數據產權制度框架,構建中國特色數據產權制度體系。

2.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確保數據二十條落到實處

這次二十條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強化任務落實,創新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在制度建設、技術路徑、發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鼓勵企業創新內部數據合規管理體系,不斷探索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通過這4個方面讓二十條落到實處: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一思想認識,加大改革力度,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工作舉措,細化任務分工,抓好推進落實。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做大做強數據要素型企業。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引導創業投資企業加大對數據要素型企業的投入力度,鼓勵征信機構提供基于企業運營數據等多種數據要素的多樣化征信服務,支持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開展信用融資,探索數據資產入表新模式。

積極鼓勵試驗探索。采用“揭榜掛帥”方式,支持有條件的部門、行業加快突破數據可信流通、安全治理等關鍵技術,建立創新容錯機制,探索完善數據要素產權、定價、流通、交易、使用、分配、治理、安全的政策標準和體制機制,更好發揮數據要素的積極作用。

穩步推進制度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數據基礎制度構建實現新突破。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定期對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情況進行評估,適時進行動態調整,推動數據基礎制度不斷豐富完善。

寫在最后

“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據測算,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大數據產業孕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深度參與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活動,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也是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的重要內容。當前,加快培育我國數據要素市場,也將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帶來更廣闊、更豐富的價值空間。而物聯網作為經濟數字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