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金融科技生態建設與發展論壇(廈門)成功召開

3月16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廈門經濟特區金融學會的指導下,由《金融電子化》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主辦的“中國金融科技生態建設與發展論壇(廈門)”成功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王彥青,中國金融電子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潘潤紅致歡迎辭,《金融電子化》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楊文艷主持會議。
王彥青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廈門金融系統始終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統籌協調,凝聚合力,探索打造金融科技創新“廈門模式”,持續優化金融科技生態環境。堅持系統觀念,發揮“一行四局+”金融協調機制作用,聯合印發《廈門市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為廈門金融科技發展謀篇定向;建立常態機制,連續三年舉辦金融科技優秀項目評選,挖掘高質量創新應用;加強宣傳展示,通過“海峽金融文苑”平臺分享優秀項目最新應用成果;統籌發展與安全,連續兩年舉辦金融業網絡安全攻防技能競賽,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強化創新激勵,三年累計獎勵50個優秀項目,極大激發了金融科技創新熱情與發展活力。下一步,將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全力打造廈門金融科技產業高地。

潘潤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金融科技在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金融科技繁榮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通過監管沙箱、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等舉措,促進了金融產業公平、合規,可持續發展。二是金融科技生態建設取得成效。人民銀行通過發布金融科技相關標準,推動金融科技產品納入國家認證體系等舉措,打造了一套既守住安全底線,又包容合理創新,高度適配我國國情的金融科技治理思路和方法。三是數字化轉型助力金融服務提質增效。近幾年新技術在金融領域持續獲得穩妥應用,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能力大幅提升。她同時指出,我國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以及關鍵核心技術應用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卡脖子”問題還未解決,平臺壟斷、網絡安全、數字鴻溝等新型復雜的金融風險依舊存在,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有待提升,金融科技的現代治理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中國金融電子化集團以信創為主業,建設并運營多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市場服務平臺,既為央行履職服務,也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廈門星數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叢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江晶先生受邀在會上發表了《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固金融數字底座》主題演講。江晶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數字經濟是我國戰略發展機遇卻面臨核心關鍵設施卡脖子問題,廈門星數作為一家科技企業,選擇了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通過自立自強和科技創新,自主設計和研發新型金融級原生HTAP分布式數據庫產品Kingwow(金烏)。作為自主原創的通用性關系型數據庫,其已在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省級農信社和城商行等眾多銀行穩定運行,案例覆蓋銀行業辦公管理、對公復雜流程交易、電子渠道類、關鍵業務系統、核心系統等典型場景,團隊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銀監會(現銀保監會)課題一等獎、 中國人民銀行銀發獎二等獎。公司積極融入生態,時圍繞Kingwow(金烏)完善產品生態和上下游生態,打造持續創新、高效服務、人才培養、企業文化等戰略發展體系,形成核心競爭力,保持技術適度領先,為中國以及全球數字化發展做出貢獻!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導汪衛先生發表主題演講《面向金融科技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技術進展》,分享了人工智能推動數據庫技術發展、云原生、分布式成為金融級數據庫系統主流、新型技術提升數據庫性能、復旦大學和Kingwow(金烏)分布式數據庫的聯合技術研發工作以及Kingwow(金烏)融入數據庫課程的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