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為生物樣本打上“電子標簽”,經開區企業用物聯網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企業供稿
來源:媒體合作
日期:2023-04-04 15:14:16
摘要:這只不過是北京宏誠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宏誠創新)產品方案中的冰山一角。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宏誠創新立足物聯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為生物安全及軍事物資數智化管理提供服務,產品已落地中國疾控中心、全軍采供血中心和昭衍新藥等行業龍頭企業,覆蓋全國30余省市。
關鍵詞:RFID

生物樣本管理遇上物聯網技術

會發生什么?

通過為生物樣本打上“電子標簽”

工作人員不用再一個一個地掃描條形碼

就能實現在6秒內精準識別、記錄

上百個樣本數據

這只不過是北京宏誠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宏誠創新)產品方案中的冰山一角。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宏誠創新立足物聯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為生物安全及軍事物資數智化管理提供服務,產品已落地中國疾控中心、全軍采供血中心和昭衍新藥等行業龍頭企業,覆蓋全國30余省市。“近十年的積累,又遇國家生物安全戰略需求機遇,我們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宏誠創新董事長田川說。

△宏誠創新成績墻。資料圖

從夢想到落地

一位科技工作者去創業

從軍人出身,到清華讀博,再到創立宏誠創新,田川將“科研課題轉化為國計民生工程”的夢想變為現實。

談及這份使命感的來源,他說:“血液關乎生命,也是國防重要生物資源,但血液的采運儲供環節眾多,傳統的管理方式存在著血液全程質量監控與溯源手段缺失、重要環節‘管不住’、敏感環節‘管不準’等安全隱患,與國家對血液從‘血管到血管’的管理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怎么解決這一難題?田川從2000年開始接觸物聯網和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8年又參與了國家“十二五”課題,前瞻性地提出用RFID技術解決血液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短板問題,相當于為每一個血液樣本(生物樣本)打上“電子標簽”。這個過程中,田川越來越堅定了一個念頭——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不應該只成為一項束之高閣的科研成果,而應該做成產品服務于社會。

于是,田川選擇了自主創業。他說:“宏誠創新——宏者大也,誠者信也,我希望能做大而有信的事業,引領血液乃至生物資源管理的創新趨勢。”

從打基礎到商業化

實現三個階段轉變

“開始的三年時間,我們就是為技術研發打基礎,將理論成果轉化成具體設備。”田川說。

那時,他在中關村租了一間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室,整天帶著研發團隊做實驗、做測試。其中,標簽天線的實體化設計是RFID技術落地的關鍵,要想實現生物樣本數據的大批量讀取,不僅從RFID標簽的形態設計到材料選擇要反復測試,在實際環境模擬測試中也經常面臨理論方案“失靈”的意外,他們便一次又一次更新方案,攻關天線結構創新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田川說:“我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無限接近事實真理,又反復用實踐穿透理論認知、驗證成果的過程。”

但研發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在于轉變思維方式,如何從科技工作者向企業家的角色進階?“研發只是創業的一部分,公司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活下去,還要完成從產品化到商業化的轉型。”田川坦言自己走過彎路,幾乎有兩年時間選擇了只面向多元化產品打磨的冒進式策略,而忽視了對目標市場的聚焦。自2020年開始,田川開始關注市場,“我們當下既要聚焦打磨核心產品和技術,又要聚焦打磨核心市場。”他說。及時的戰略調整既是“補課”,也推動了宏誠創新快速發展,近三年營收實現顯著增長,估值達到9億元。

從信創到未來

構建生物安全數智監管矩陣

截至目前,宏誠創新已形成血液、生物、軍工三大業務體系。研發團隊在天線、材料、算法、芯片模組等層面形成矩陣式突破,攻克了“深低溫環境下非接觸式感測”難題,打造了業界領先的“生物資源可信管理平臺”,全國首個獨家實現了菌(毒)種、血液等生物資源管理中單品級生物資源的全流程、全品類、全溫域智能化安全監控。

宏誠創新研發的“基于RFID技術的血液全流程智慧管理解決方案”,可將每一袋血液納入到物聯網架構,實現血液盤庫零接觸、存儲零誤差、安全零風險、監管零死角、應急調撥零延時,目前該方案已在全國近百家采供血機構完成部署應用。“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管理平臺”則填補了我國深低溫資源庫精細化管理行業空白,解決了-196℃深低溫和液體環境下的批量識讀、穩定通信以及密集條件下的高效識別等行業難題。實驗室“生物安全在線”數智監管平臺,已對浙江全省近5000家生物實驗室進行物聯網化在線智慧監管,打造了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省域樣板。

“隨著宏誠創新總部入駐北京經開區國家信創園,我們也開始加大信創領域布局。未來,面向國家生物安全、國防建設的戰略需求,我們將繼續用底層硬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協同產業鏈上下游伙伴一起,助力數字新基建和生物安全國家戰略落地。”田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