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標簽數字賦能上海基層治理
1、電子標簽數字賦能上海基層治理
近期,虹口區北外灘街道為社區困難老人購買了“銀發無憂”意外險,困難老人包括特困供養、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重殘無業等群體。這批名單的獲得,是通過北外灘街道數據賦能平臺篩選相應標簽獲得的,進而形成智能報表,讓轄區內527位老人免申即享、直接受益。
目前北外灘街道通過率先打通市、區相關數據庫,使用市、區提供數據16.66萬條,街道錄入6.12萬條,形成標簽253個。平臺緊扣基層治理的現實問題,立足數字化改革的多項實踐,為基層減負增能。
在北外灘街道數據賦能平臺上,平臺基于養老、救助等工作設置了相應標簽,在標簽管理中,增加了待辦任務預警、“應享未享”主動提醒,通過將各類政策進行結構化,對符合各類政策標簽的人進行自動計算,并與享受政策的人員庫進行比對,實現政策找人,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同時,平臺增加了沖突預警功能,避免了一個人同時享受多種有沖突的政策。
2、CMOS傳感器遭遇7年來首次下滑,2022年整體下滑了5.7%
CMOS圖像傳感器已經被廣泛用于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安防、工控等各行各業。來自日本研究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最新統計卻顯示,全球CMOS傳感器市場在2022年遭遇了7年來首度萎縮,整體下滑5.7%,規模為186.11億美元。廠商方面,索尼作為絕對一哥,不僅市場份額有所增加,收入也同比提高8.1%,達到92.55億美元。大量為汽車提供CIS解決方案產品的安森美(Onsemi)更是增長了36.5%,收入來到12.15億美元。韓國的兩家廠商均遭遇大幅下滑,三星暴跌25.8%,錄得29.12億美元收入。SK海力士更是下滑34.4%,僅拿到4.8億美元收入。當然,TSR認為去年是行業觸底,今年市場會重新反彈,預計能增長8.7%,達到202.44億美元的規模。
3、四方光電: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降19.04%,國內民用空氣品質傳感器價格下行
四方光電公告,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1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億元,同比下降19.04%;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增長主要系國內車載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業務及國際外貿業務整體保持較快增長所致。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主要系公司研發費用增加,車載定點項目增加、推動電池熱失控監測傳感器等新產業導致銷售費用有所增加,國內民用空氣品質傳感器價格下行導致毛利有所下降,產品結構調整等綜合原因導致。
4、上海推動頭部企業接入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實現算力資源統一編排
日前,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印發 《上海市推進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指導意見》的通知,開展全市算力基礎設施及算力資源輸出能力排摸,形成算力清單。基于算力資源底數,推動頭部企業接入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構建一體化算力調度服務體系和平臺基礎框架,實現算力資源統一編排。依托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以自有多元算力為牽引,聚集應用需求,高效調度外省市算力,形成算力應用的核心樞紐和創新成果的集中區、顯示區,為本市科技創新提供公共算力服務。
同時,統籌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形成樞紐型數據中心集群、城市數據中心集聚區、邊緣數據中心梯次布局。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樞紐節點(青浦區為起步區)、臨港新片區、G60科創走廊、金山等樞紐型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按需建設寶山、嘉定、閔行、奉賢、浦東周浦、浦東外高橋等區域的支撐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數據中心集聚區。引導根據應用場景,利用存量通信機房、變電站等設施按需靈活部署邊緣數據中心。
5、谷歌要用生成式AI做廣告,目標受眾更精準
4月20日,據報道,谷歌計劃未來幾周在其廣告業務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從而進一步將這項技術嵌入更多產品。根據谷歌提供給廣告主的內部文件,該公司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基于人類營銷人員制作的材料生成新穎的廣告。
這份名為《AI 廣告 2023》的文件顯示,廣告主可以針對特定宣傳策略提供相關的圖像、視頻和文本等“創造性”內容,之后由人工智能對這些資料進行混搭,從而基于目標受眾或銷售目標制作廣告。
同時,谷歌將把這項新技術整合到Performance Max中,其可以使用算法來決定應該在哪里投放廣告,計算具體的營銷預算,同時生成簡單的廣告副本。
6、讓市民安“燃”無恙——山東萊陽建設燃氣智能平臺
走進山東省萊陽市數字化管理中心,躍動的電子顯示屏上可以清楚地查看全市液化氣站重點點位、用戶隱患、巡檢軌跡、管網和設備運行等情況,能夠直觀地判斷出操作過程是否合規、審批流程是否規范……近年來,萊陽市燃氣行業智能運營平臺的建設不僅讓全市燃氣行業管理有了“遙控手”“智慧腦”“千里眼”,燃氣安全有了保障,也讓燃氣用戶更安心、企業更放心、監管更省心。
智能物聯 交互服務 “遙控手”讓用戶安心。“以前報警器只能漏氣后報警和切斷,不能聯動用戶并采取預防措施,現在有了智能運營平臺,不僅能同步給用戶推送燃氣泄露短信或者電話告知,還給居民家中安上了智能‘遙控手’,自動給運營中心發出‘求救’告警并切斷開關、開窗通風,減少了用戶報修、呼叫中心信息流轉等環節,大大縮短了處置時間,提高了搶險響應速度。”萊陽市智能運營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數智管理 運營監測 “智慧腦”讓企業放心。為實現燃氣企業各場景和業務系統功能高效統籌管理,智能平臺利用數智技術,轉變傳統工作模式,將分散系統整合,實現了對燃氣企業生產端全業務全場景智能監控、預警和監管,燃氣企業有了“生產運營示險者”和“安全生產監督者”,安全生產可以“知重點、看得見、有人管”。借助運營平臺,不僅能動態查看燃氣管網巡檢人員實時定位、巡檢速度、巡檢軌跡、設備維護記錄等情況,還會對巡檢超速、巡檢覆蓋率不達標等情況發出自動告警。
智慧運行 集成應用 “千里眼”讓監管省心。萊陽市結合燃氣領域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早在2021年便建成了燃氣行業監控平臺。該平臺與城市數字化管理中心、公安“天網”系統及企業運營平臺建立了信息聯網實現數據共享,172套管道報警探測裝置、420套壓力檢測裝置、1107套智能報警設備等各種配套設備設施遍布城區。利用數智技術,萊陽市高效統籌調度,實現了對全市液化氣站及轄區960余公里高中低壓燃氣管線和各點位同步遠程監控。
7、工信部:今年計劃全國范圍內再培育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我部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再培育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我們將深入推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作。一是引導集群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關鍵環節配套能力。二是做好集群發展的指導和評估,開展優秀集群案例宣傳和典型經驗推廣,加強對已認定集群的質量管理,確保集群發展取得實效。三是組織研究并出臺促進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構建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
8、ChatGPT運行每天或花費70萬美元,微軟開發自主芯片嘗試降低成本
據報道,芯片行業研究公司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迪倫·帕特爾(Dylan Patel)表示,由于ChatGPT運行在價格昂貴的計算基礎設施之上,OpenAI每天為運行ChatGPT投入的成本可能高達70萬美元。帕特爾指出,ChatGPT需要龐大的算力,才能基于用戶的輸入信息做出反饋,包括撰寫求職信、生成教學計劃,以及幫助用戶優化個人資料等。近期有報道稱,為了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運行成本,微軟正在開發一款代號為“雅典娜”的人工智能芯片。知情人士透露,微軟高管意識到,他們在自主芯片開發方面落后于谷歌和亞馬遜。與此同時,微軟正在尋找更便宜的方案去替代英偉達的GPU芯片。
9、華為宣布實現ERP自主可控
華為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表示:“技術的每一次跨越,不僅需要以匠心精神日積月累,更需要秉持開放精神推動認知的躍升。MetaERP的建設,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開放才能創新,只有合作才能繁榮。”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企業級IT應用。自1996年引入MRP Ⅱ、并持續迭代升級ERP版本,ERP作為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支撐了華為20多年的快速發展,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以及全球170多個國家業務的高效經營。
2019年,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業務挑戰,華為決定啟動對舊有ERP系統替換,并開啟研發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統。作為華為有史以來牽涉面最廣、復雜性最高的項目,三年來,華為投入數千人,聯合產業伙伴和生態伙伴攻堅克難,研發出面向未來的超大規模云原生的MetaERP,并成功完成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
截至目前,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公司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華為表示,MetaERP目前實現了全棧自主可控,基于華為歐拉操作系統、GaussDB等根技術,聯合眾多伙伴,采用了云原生架構、元數據多租架構、實時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業務效率,提升運營質量。未來將繼續圍繞“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目標,在ERP、PLM等領域,和伙伴一起打造自主可控、更加高效安全的企業核心商業系統。
10、5.5G的產業鏈和商業場景已做好準備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在2023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將繼續支持5.5G時代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
目前中國移動已聯合華為率先完成基于5G-Advanced技術驗證,并實現了包括超大規模天線陣列、8流MIMO、增強型UPF動態多核聚合、智能卸載等多項性能的驗證,華為方面提供了下行10Gbps的速率,相當于從原來5G的1Gbps提高了十倍。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甘斌介紹到:
從產業鏈來看,5.5G,頻譜和芯片是基石。對于Sub-6GHz存量頻譜,通過頻譜重構可以實現超大帶寬。同時,毫米波作為5.5G關鍵頻譜,目前已經在25個國家得到了分配,具備了兌現10Gbps能力的資源保障。與此同時,支持10Gbps的5.5G芯片已發布,可以實現毫米波10CC以及Sub6GHz5CC。同時,ELAA-MM(超大規模天線陣列M-MIMO)走向全頻段。從商業場景出發,人聯體驗正在升級,消費者移動業務走向沉浸交互式;家聯業務也在發生體驗升級,家庭大屏走向3D高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