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入局物聯網通信的企業在做什么?
物聯網通信作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管道”技術,已經存在了成千上萬家規模大大小小的企業,他們包括各類模組產品供應商、系統方案提供商等等。
物聯網通信里熱門的領域像智能家居、車聯網、物流供應鏈、智慧城市等都已經涌現出一批走在了市場前排的企業,而從技術層面看,5G、LoRa、Cat.1、藍牙等技術也有好幾家說到技術就能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企業。這些跑在前頭的企業往往是已經進入行業許多年,打下了品牌效應和獲得了不少的市場份額。

那么在物聯網通信這個泛而遠未飽和的市場下,新玩家還在源源不斷地進入,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生存?近日物聯傳媒記者與杭州海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聯物聯)的董事長徐海先生進行了一場對話,2020年成立的海聯物聯作為物聯網通信產業一名“新人”,已經在2022年拿下數千萬的總業績,或許海聯物聯的故事可以提供一些行業啟發。
在日常的生活場景當中,電梯智能化、停車智能化、醫療智能化、人員管理智能化等領域已經有許多數字化轉型項目的落地,這些日常迫切的需求場景眾多企業趨之若鶩。
全球都在推進數智化,但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領域智能化的程度比較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空間依然很大。比如:
農業:雖然農業領域已經開始應用一些智能化技術,如無人機、傳感器等,但畜牧養殖管理的智能化普及程度還比較低。
建筑業:建筑業中的智能化技術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方面,澆筑混凝土、安裝管道和電線等仍需人工完成,工業智能化程度還等待加速推進。
餐飲業:盡管一些餐飲企業引入了自動點餐機和智能化的廚房設備,但大部分餐飲企業仍然需要人工操作。
物流:雖然物流領域已經開始應用一些智能化技術,如物流大數據、智能倉儲等,但在裝載和卸載貨物、配送貨物等還依賴人工操作。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行業在不斷提升其智能化程度,而海聯物聯也借助自身的通信技術實力,選擇在農業發力。
海聯物聯的精英團隊在通信射頻領域基本有超十年的工作經驗,每年研發占比20%以上打造精細化產品和方案,為行業提供最合適的物聯網通信系統,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產品和服務。
在農業領域,全球割膠工缺失率已超過50%,割膠勞動力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全球橡膠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海聯物聯發現該領域的智能化缺口亟需填補,推出了智能割膠機通信組網系統,該系統包括終端設備、網關、物聯網平臺、應用平臺四個部分,利用LoRa、以太網/LTE、物聯網平臺實現大范圍橡膠收割管理,并且也已經在云南、海南等地區完成項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海聯物聯的海南智能割膠機通信組網系統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度中國物聯網應用標桿案例榜”的榮譽。
除了農業割膠這個市場,安全監測也是海聯物聯主攻方向,除了煙感報警,還有白蟻監測和?;繁O測等,實現古建筑、水壩、樓宇家居等除害監管和化工廠安全管控等,相關項目也在批量起跑。
第三個方向是光伏能源,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一定是未來的方向。在我國政策的大力助推下,光伏已經帶動了實體經濟,海聯物聯提供相關組網系統以及關鍵設備產品,實現新能源的監控、采集和控制。
賽道的選擇也讓年輕的海聯物聯迅速在市場站穩,抓住市場缺口迅速成長。
橡膠業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產業,因此其項目采購往往也會由政府牽頭。同樣像白蟻監測的采購對象也包括文保單位、水利局等一些市政單位。海聯物聯在這其中提供其組網核心方案,承載智能化價值推廣。

海聯物聯已經推出了TickMesh組網系統、StarWAN監測管理系統、DendriteNet海洋物聯網監測系統、AsterNet智慧割膠機通信系統等多套組網系統,以及自研了各類網關和通訊模組產品,扎根行業解決需求痛點。
物聯網的碎片化特征也注定了產業無法出現標準化的方案,海聯物聯出具定制化組網系統,根據場景特點設計整套方案。還有一個重要的理念是,海聯物聯秉承著給用戶從端到端的產品和服務,從協議、網關、服務器到應用整個通信層的連接都可以實現完整提供,提供全方位組網服務,打造核心連接生態。
同樣,數字經濟是促進全產業的共同智能高效邁進,還有許多領域在等待技術產品和方案的提振,需要的是IoT企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海聯物聯未來依然會專注于農業、安全監測、新能源方向,在茫茫征途,點亮產業數字化的光芒。海聯物聯,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