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IOTE早報:RFID電子標簽生產商強邦新材融資6.68億元

作者: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23-09-04 08:37:16
摘要:IOTE早報
關鍵詞:IOTE早報

1、RFID電子標簽生產商強邦新材融資6.68億元

強邦新材的融資額為6.68億元,海通證券保薦,目的地深市主板,公司要從事印刷版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印刷版材制造商之一,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感光材料的研發及其在印刷版材方面的應用,已建立完善的印刷版材產品體系。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印刷書籍報刊、畫冊說明書、瓦楞紙箱、食品包裝盒(袋)、藥品包裝物、不干膠標簽、RFID電子標簽等多種印刷品。

2、中信證券:看好磁傳感器國產配套需求提升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磁傳感器在汽車、工業、機器人、消費等多元領域擁有豐富應用,根據Yole數據及預測,2021年全球磁傳感器市場空間約26億美元,預計至2027年有望增長至45億美元,CAGR約9%,其中汽車電子是重要的需求增量來源。目前國內磁傳感器芯片的國產化率約5%,我們看好國內汽車產業蓬勃的智能化及電動化升級趨勢下推動,磁傳感器的國產配套需求提升。

3、北大團隊造出90nm碳納米管晶體管,相關氫氣傳感器產品已經上市

近日,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張志勇教授團隊造出一款基于陣列碳納米管的 90nm 碳納米管晶體管,具備可以高度集成的能力。碳納米管晶體管在性能和集成度上的優勢,結合其工藝簡單、低功耗以及適合單片三維集成的特點,將讓碳納米管晶體管技術在高性能數字集成電路領域中發揮重大優勢,從而成為一種通用的芯片平臺技術,進而有望用于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寬帶通信、智能傳感等領域。目前該團隊研發的高靈敏碳納米管晶體管氫氣傳感器產品已經上市,其探測限可以達到 0.5ppm,屬于最高端的氫氣傳感器產品,也是世界首款碳納米管芯片產品。

相關的碳納米管生物傳感芯片也在研發中,預計近兩年將會推向市場,以用于食品安全、病毒檢測、慢病早篩、醫學診斷等領域。

4、人工智能助力衛星地圖提升清晰度,展示全球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森林覆蓋率

9月3日,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創立的艾倫人工智能研究院(Allen Institute for AI)近日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工具,名為 Satlas,其中包含全球首個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衛星圖像清晰度的地圖,可以顯示全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森林覆蓋率。

目前,Satlas 主要關注全球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和森林覆蓋率。數據每月更新,包括哨兵-2 監測的地球部分區域,這包括除了南極洲和遠離陸地的公海之外的大部分地區。

該地圖顯示了太陽能發電場和陸上和海上風力渦輪機,還可以用它來查看樹冠覆蓋率隨時間的變化,這些對于試圖實現氣候和其他環境目標的政策制定者來說非常重要。

據艾倫研究院稱,這是第一款覆蓋范圍如此廣泛且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工具,其開發者也表示,這可能是超分辨率技術在全球地圖中的首次展示。

5、韓國計劃 2027 年前向芯片、AI 等投資 2 萬億韓元設立“初創基金”

據韓聯社,韓國中小風險企業部 30 日在原總統府青瓦臺舉行的“韓國初創行業戰略會議”上公布“韓國初創綜合對策”,提出躋身“全球三大創業大國”的目標。

會議由總統尹錫悅親自主持。根據對策,韓國政府將在 2027 年前設立一個民官共同投資的、規模達 2 萬億韓元的“韓國初創基金”,把風險投資規模擴至 2027 年的 14.2 萬億韓元。

據介紹,這一基金投資領域包括系統芯片、人工智能等深度科技以及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又稱 S 基金)等。

根據目標,韓國計劃到 2027 年將其創業風險生態系統全球排名拉升至第 7 位,培育 5 家全球百強獨角獸企業。

此外,韓國還將積極推進創業風險生態系統的全球化建設。具體包括,向接受海外風投企業一定規模以上投資的初創企業提供支援、改善制度方便外國人在韓創業和在初創企業就業等。

6、灃西新城:智慧交通讓出行更加便利

今年6月,灃西地鐵16號線一期也通車運行。16號線一期全長15.03公里,是西北地區首條采用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的軌道交通線路。16號線一期通過在上林路站與地鐵1號線的換乘、歡樂谷站與地鐵5號線的換乘,可實現咸陽、灃西新城、西安主城區的快速切換。

在灃西新城,公交車純電動率達100%。截至今年8月底,灃西新城共有公交線路42條,其中常規公交線路29條,定制公交線路13條。

2020年10月,灃西新城DD巴士動態公交上線,為市民群眾打造了“動態出行,隨需而至”的新型智能公交運營模式。傳統公交按照固定線路,按趟運行,而“DD巴士”根據乘客訂單,采取動態運行方式,更好滿足周邊上班族零換乘、少步行的出行需求。市民只需打開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呼叫、購票、匹配、驗票,隨后系統會自動匹配最近上車站點。“我在西安城區上班,以前去地鐵口得半個多小時。現在有了‘DD巴士’,一站直達目的地。”灃西新城同德晨曦園小區居民李麗說。

2022年11月,灃西新城打造的自動駕駛小巴投入運營。自動駕駛小巴由灃西新城聯合商湯科技共同開發,車身裝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及超高清單目感知攝像頭,實現車輛的360度感知,可以對各類路況變化做出智能決策。公交站牌上公示自動駕駛小巴線路和小程序二維碼。市民只需用手機一掃,完善基礎信息,錄入人臉后便可預約乘車。截至今年8月,灃西新城自動駕駛小巴總運營時長超過6700小時,總運營里程超9萬公里,累計注冊乘客超過7000人,40000余人次體驗了科技感十足的便捷出行。

7、甘肅:智慧農業促發展

針對宕昌縣山區農村產業發展薄弱,農民收入不高的現狀,中國移動甘肅公司駐宕昌縣竹院鄉大草坡村第一書記狄維生依托當地良好的林區氣候和生態資源優勢,想到了“5G+智慧中藥材”種植項目。其中,中國移動甘肅公司依托廣泛的網絡覆蓋基礎,打造的基于數據驅動和服務“三農”的專用數字鄉村平臺,則為當地發展“5G+智慧中藥材”項目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經多方論證,竹院鄉最終確定了“5G+智慧中藥材”項目。在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的資金扶持下,2021年宕昌縣竹院鄉成功建成70畝重樓種植基地和5G+智慧中藥材育苗大棚。

2022年,狄維生再次帶領村民們進軍智慧農業領域。這一年,狄維生以食用菌為切入點,在竹院鄉打造了占地30畝的林下露天木耳基地。這個配備了5G智能檢測系統、自動灌溉系統的木耳基地,一次便可種植木耳30萬棒,隨之而來的還有木耳加工、倉儲配套車間,保障木耳生產加工等配套產業,極大提升基地的帶富能力。據了解,僅這一個木耳基地年收入就可達到80萬元,直接帶動竹院鄉大草坡村、木竹院兩村脫貧戶147戶620人、三類對象19戶增加收入,解決相鄰8個村7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2023年竹院鄉木耳基地再次擴建10萬棒實現40萬棒規模,后續將擴大種植規模至70萬棒,年產干木耳18噸,預計年產值可達170萬元。

2023年,大草坡村繼續大步向前,借助自然環境和5G智慧農業體系優勢,將觸角伸向了被譽為“山野菜之王”的烏龍頭。5月500畝“5G+智慧烏龍頭種植基地”項目成功落地,狄維生和村民一道完成了烏龍頭的第一茬播種,根據今年的市場價格計算,這個種植基地預計每年可產生經濟收益22萬元。除此之外,狄維生積極協調,通過合作社牽頭群眾參與、流轉推動的方式,在大草坡村建成150畝黨參育苗基地,進一步擴大了大草坡村5G+智慧農業的規模和種類。

8、騰訊 9 月初將發布混元大模型,騰訊文檔、騰訊游戲已接入測試

日前,中國證券報從騰訊方面獲悉,騰訊將在 9 月初舉行的 2023 年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正式發布混元大模型,但并未提及是否面向公眾開放。

騰訊此前表示,混元大模型已經進入公司內部應用測試階段,騰訊云、騰訊廣告、騰訊游戲、騰訊金融科技、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多個騰訊內部業務和產品,已經接入騰訊混元大模型測試并取得初步效果。

據IT之家此前報道,百度、字節、商湯、中科院旗下紫東太初、百川智能、智譜華章等 8 家企業 / 機構的大模型產品已經首批通過備案,可正式上線面向公眾提供服務。此外,廣東省 2 家和其他省市 1 家也將陸續開放,其中包含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的獲批產品。

9、工信部趙志國:截至7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達到305.5萬個,基礎設施實力顯著增強

據工信微報官方賬號報道,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出席活動并致辭,宣稱“截至7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達到305.5萬個,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實力顯著增強”。

趙志國表示,近年來我國扎實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截至7月底,5G基站累計達到305.5萬個,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21.48億戶,IPv6地址資源總量位居全球第一,重點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10、七部門: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持續擴大工業母機、儀器儀表、制藥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的需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深挖國內市場潛能。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動戰略骨干通道、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高速公路、港航設施、現代化機場、物流樞紐等現代物流交通體系,以及清潔能源基地、電力外送通道、沿海核電等現代能源體系,城市智慧停車設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拉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儀器儀表、民用機械等智能裝備發展。加快推進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重大技術裝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農機裝備、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等“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持續擴大工業母機、儀器儀表、制藥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的需求。充分發揮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工業母機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制造業的投入力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形成對機械裝備的需求帶動。各地要建立重大投資項目協同保障機制,對納入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用地、用能需求,協同做好要素保障支持。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