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斑馬技術:近六成倉庫管理層計劃于2028年前部署RFID技術(IOTE早報 2023-11-24)

作者: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23-11-24 09:09:26
摘要:IOTE早報
關鍵詞:IOTE早報

1、斑馬技術:近六成倉庫管理層計劃于2028年前部署RFID技術

作為致力于助力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和人員智能互聯的先進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斑馬技術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ZBRA)今日發布2023年《全球倉儲愿景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58%的受訪倉儲業決策者計劃于2028年前部署射頻識別(RFID)技術,這將有助于提高庫存可見性并減少缺貨。

大多數受訪決策者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部署固定式、無源或手持式RFID讀取器和固定式工業掃描解決方案,以便在整體倉庫環境中更好地追蹤資產、工人和貨物。今年正值RFID發明50周年,現已成為倉庫和其他行業的一線工人解決問題的利器。

2、衡水推進智慧市政

近年來,衡水城管部門緊跟信息技術發展步伐,建設“智慧市政”管理平臺、“智慧市政”大數據平臺和“智慧市政”應急調度指揮系統,構建集城市燃氣、熱力、給水、排水、環境衛生、園林綠化、道路橋梁、綜合管廊于一體的管理平臺,實現城市市政的數據分析、統一協調、頂層部署、決策指揮,對城市地理、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綜合事務進行數字化、網絡化處理,提高城市應急調度管理能力。

該市還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建設,形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雙網格合一監管體系”為抓手,以“五步閉環監管機制”為重點,以統一指揮調度為核心的生態環境指揮調度體系。建成以全市162個空氣監測站、261套秸稈高點攝像頭、184家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313個施工工地揚塵監測、4套移動污染源監控系統為基礎的覆蓋全市的環境感知物聯網,并將相關監測信息匯總在數字地圖上,形成“生態環境保護一張圖”線上管理模式。

今年以來,該市重點推進實施智慧市場監管平臺、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系統、火災監測預警平臺、“多規合一”平臺、“多測合一”平臺、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市政綜合樓能耗監測平臺8個項目。目前,智慧市場監管平臺,70余項監管功能已上線運行,入駐經營主體23.69萬家,重點餐飲單位監控視頻線路已完成接入。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系統已上線運行,市政綜合樓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已建成投用。

3、北京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323

11月23日,北京市副市長劉宇輝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作《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情況的報告》。報告披露,北京建成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啟動3.0階段580平方公里擴區工作,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323條1143公里,完成160平方公里范圍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部署智能網聯乘用車、智能網聯客運巴士、無人配送車等八大場景739臺自動駕駛車輛在區內測試使用。發布全球首個智能網聯路側單元操作系統——“智路OS”,通過開源開放進一步重塑網聯生態。

4、華為云正式發布3大基礎解決方案,加速盤古大模型聯合創新

11月22日,華為云盤古大模型主題論壇·深圳站隆重召開。會上,華為云重磅發布了基于盤古大模型能力構建的三大基礎解決方案,使能AI場景化創新。

據介紹,華為云基于盤古大模型打造了三大基礎解決方案,包括盤古大模型+搜索解決方案、盤古大模型+數字人解決方案、盤古大模型+ RPA(智能流程機器人)解決方案,幫助客戶、伙伴更快實現面向行業細分場景的AI解決方案創新。

盤古大模型+搜索解決方案,面向金融、政務、醫療等行業域內知識問答、文檔問答等搜索應用的主要場景,通過盤古大模型與行業知識庫深度融合,并結合搜索、GaussDB向量數據庫、精排等技術,提升搜索在語義理解、泛化能力、準確度等方面的能力,實現實時知識獲取、精準問答、結果溯源。以金融行業為例,坐席知識問答場景的服務效率可以提升10%。

盤古大模型+數字人解決方案,專為播報交互、智能客服、辦公助手等各種數字人應用場景提供支持。盤古大模型加持的數字人大腦中樞,提供精準意圖理解、用戶隱私和安全保護、插件中心三大能力。基于該方案的數字人創作效率提升200%,顯著提升數字人交互體驗。

盤古大模型+RPA(智能流程機器人)解決方案,為政務、金融、法務、財務、零售、人力資源等場景提供全新的智能數字員工能力。此解決方案充分發揮盤古大模型和RPA產品WeAutomate的核心優勢,支持大模型自然語言交互調用RPA,執行誤差率低于0.05%,合法合規遵從度100%,大幅降低人工操作的準確性和合規性風險。

據了解,華為云盤古大模型提供5+N+X的三層解耦架構,天然具備良好的生態開放性,通過分層的AI能力及工具,成就不同行業客戶百模千態的需求。目前,華為云盤古大模型在礦山、政務、汽車、氣象、醫學、數字人、研發等多個領域提供創新服務,幫助行業企業解難題、做難事。

5、工信部:引導工業企業加快提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應用水平

11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5G + 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其中提出,聚焦地方主導產業。立足地方主導和特色產業,錨定“5G+工業互聯網”發展好、見效快、后勁足的優勢行業,開展重點培育、重點支持、重點攻關工作。引導工業企業加快提升5G、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應用水平,充分釋放“5G+工業互聯網”行業賦能效應。

6、工信部:擬于年內成立光伏知識產權專委會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在京召開光伏知識產權工作座談會,就開展光伏行業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成果轉化,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創新發展,組織有關單位開展工作交流,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光伏領域部分骨干企業、行業協會、專利機構、研究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當前我國光伏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加強現代化光伏產業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對于激勵先進企業技術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全行業應凝聚共識、通力協作,不斷提高光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工作水平,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加快向全球創新中心邁進。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自 2022 年底以來啟動籌建光伏知識產權專委會,相關籌備工作近期基本就緒并擬于年內正式宣布成立專委會。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將進一步強化光伏行業規范管理,引導產業加強創新升級,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推動光伏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指導行業組織、研究機構、骨干企業等加強協同,有序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光伏專利池、編制發布光伏知識產權報告等工作,促進光伏產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今年 9 月底,全國戶用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 1 億千瓦,達到 1.05 億千瓦,助推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超 5 億千瓦,達到 5.2 億千瓦。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戶用分布式光伏累計安裝戶數已超過 500 萬戶,帶動有效投資超過 5000 億元。

7、我國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援引中國科學院消息,2023 年 11 月 23 日 18 時 00 分 04 秒,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抓總研制。

本次任務是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第 50 次衛星發射任務,截至目前,該研究院已成功發射涵蓋通信、導航、遙感、科學、微納等領域的 96 顆衛星。

8、博通宣布完成威睿收購案,將在私有云和混合云服務加強布局

博通公司(Broadcom)于當地時間11月22日發布聲明,宣布完成對威睿(VMWare)公司690億美元(當前約4940.4億元人民幣)的收購,后者的普通股將停止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

博通總裁兼CEO陳福陽表示,希望通過這筆交易能在混合云服務中加強布局,“威睿并入博通后,可助力全球企業擁抱私有云和混合云環境,從而更加安全和更有彈性”。

博通于周二獲得了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有條件批準。根據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審查決定,合并后的公司不能濫用其在幾個領域的市場地位,包括繼續保證威睿的服務器虛擬化軟件與在中國境內市場銷售的第三方相關硬件產品的互操作性。

9、中國電科與華錄集團實施重組 數字產業“巨無霸”呼之欲出

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科”)與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錄集團”)實施重組,華錄集團成為中國電科的控股子公司,不再作為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對于本次重組,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華錄集團整合進入中國電科,是國家數字經濟產業整合的大動作。“中國電科是網信事業龍頭企業,而華錄集團的主業集中在數字經濟方面。普天集團和華錄集團先后并入中國電科,不僅是數字經濟領域的專業化整合,還是產業化整合,更是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整合互聯互通、互相促進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華錄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易華錄早在今年4月就已“劇透”了本次央企重組。4月3日晚間,易華錄公告稱,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華錄集團通知,華錄集團正在與中國電科籌劃重組事項,華錄集團擬整合進入中國電科。

11月23日晚,易華錄也對本次重組事項進行了披露。據公告,本次重組的目的,是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提高中央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重組后,易華錄的直接控股股東仍為華錄集團,中國電科通過持有華錄集團66.78%的股權從而間接控制易華錄33.94%股權,即易華錄實際控制人由華錄集團變更為中國電科。

截至目前,中國電科旗下共有18家上市企業,其中包括海康威視、電科網安、太極股份、國睿科技、中瓷電子、聲光電科、電科數字、普天科技、東方通信、天奧電子、四創電子、鳳凰光學等。其中,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為市值超3300億元的海康威視,另有國博電子、中瓷電子、螢石網絡等上市公司市值也在200億元以上。重組完成后,易華錄也將成為中國電科旗下上市平臺之一。

10、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工作規則和建設指南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工作規則(暫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工作規則》包括總則、試點要求、申報程序、評審程序、批復程序、跟蹤評價程序、附則等七章20條內容,旨在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強“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管理工作,發揮先導區試點引領帶動效應,促進“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建設指南》提出,鼓勵各地以城市(地級及以上城市)為單位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為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提供了發展政策先導、基礎設施先導、行業應用先導、產業生態先導、公共服務先導等五方面16條參考內容。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