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擬禁用電動自行車車載充電器(IOTE早報2024-04-28)
1.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
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北京經開區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這也是其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可開放給行業使用。“天工”身高163厘米,輕量化體重達43千克;機器人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配備每秒550萬億次操作算力、高精度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和3D視覺傳感器,并已解決基本運動控制問題,是具身智能場景應用和研究的最佳平臺。此外,“天工”還配備了高精度的六維力傳感器,以提供精確的力量反饋。
據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介紹,“天工”具備開源開放性和兼容擴展性,可以實現開放調用通訊接口,靈活擴展軟、硬件等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需求;同時,“天工”采用了其獨立自主研發的全新人形機器人運動技能學習方法——“基于狀態記憶的預測型強化模仿學習”,實現了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證明本體硬件母平臺對目前已有運動控制算法的兼容性與良好的適應性。
2.谷歌計劃投資30億美元新建數據中心,并將設立750萬美元Google AI基金
4月27日消息,谷歌公司宣布投資30億美元(備注:當前約217.8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或擴建位于弗吉尼亞州和印第安納州的數據中心園區。
l 弗吉尼亞州:將追加10億美元投資擴建現有的三個園區,這意味著谷歌在該州的總投資額將超過40億美元。
l 印第安納州:在中西部投資20億美元新建一座韋恩堡數據中心園區。
此外,谷歌還宣布設立7500萬美元(當前約5.45億元人民幣)的AI基金,旨在幫助人們學習新技能,發展業務和職業面。
4月25日,亞馬遜云計算部門前一天也表示將投入110億美元(當前約798.6億元人民幣)在印第安納州建設新數據中心,并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
該新設施將建在印第安納州中北部的圣約瑟夫縣,并容納用于支持云計算和生成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設備。不過,亞馬遜沒有具體說明將建立多少個數據中心。
亞馬遜方面稱,印第安納州經濟發展公司(IEDC)將為符合資格的資本投資提供為期50年的AWS服務數據中心銷售稅豁免。
同時,IEDC也同意提供一些基于績效的激勵措施,包括高達1830萬美元的基于人員的稅收抵免、500萬美元的培訓補助金以及達5500萬美元的印第安納州商業投資稅收抵免。
3.中國國航宣布向商飛公司購買 100 架 C919 國產大飛機,合計約 108 億美元
4 月 26 日,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與商飛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簽訂協議,向商飛公司購買 100 架 C919 飛機。上述 100 架飛機計劃于 2024 年至 2031 年分批交付。
據介紹,每架飛機的基本價格包括機身、附加部件及引擎的價格。根據商飛公司提供的最新目錄價格,前述 100 架 C919 飛機的基本價格合計約為 108 億美元(當前約 783 億元人民幣)。
4.吉大三院:成功用蘋果 Vision Pro 輔助完成腹腔鏡手術
日前,「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公眾號發文,稱成功應用 Apple Vision Pro 頭顯輔助完成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據介紹,Vision Pro 在此次手術中發揮了多層面的重要作用。
得益于頭顯增強現實技術,為醫生提供了高清晰度、大視野的手術場景,使醫生能清晰地觀察手術過程中的解剖細節,提高手術操作的精準度和安全性。
另外,頭顯支持實時導航和指引功能,幫助醫生準確定位和操作手術目標,減少手術風險和并發癥的發生。同時,Vision Pro 還可實現手術過程的實時記錄和遠程教學,促進醫療知識的傳播和分享,為醫生的培訓和教學提供更直觀的效果。
該院表示,Vision Pro 在使用中僅將腹腔鏡視頻信號傳輸到設備上,在此過程中,不會進行任何網絡數據傳播。
5.最強國產Sora,清華團隊生數科技突破16秒長視頻生成!
4月27日,在中關村論壇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生數科技聯合清華大學正式發布中國首個長時長、高一致性、高動態性視頻大模型——Vidu。該模型采用團隊原創的Diffusion與Transformer融合的架構U-ViT,支持一鍵生成長達16秒、分辨率高達1080P的高清視頻內容。Vidu不僅能夠模擬真實物理世界,還擁有豐富想象力,具備多鏡頭生成、時空一致性高等特點。Vidu是自Sora發布之后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視頻大模型,性能全面對標Sora,并在加速迭代提升中。
Vidu的快速突破源自于團隊在貝葉斯機器學習和多模態大模型的長期積累和多項原創性成果。其核心技術U-ViT架構由團隊于2022年9月提出,早于Sora采用的DiT架構,是全球首個Diffusion與Transformer融合的架構,完全由團隊自主研發。自今年2月Sora發布推出后,團隊基于對U-ViT架構的深入理解以及長期積累的工程與數據經驗,在短短兩個月進一步突破長視頻表示與處理關鍵技術,研發推出Vidu視頻大模型,顯著提升視頻的連貫性與動態性。
「Vidu」背后的團隊生數科技是一支清華背景的大模型創業團隊,致力于專注于視頻生成、3D生成、圖像生成等多模態領域。自2023年成立以來,團隊已獲得螞蟻集團、啟明創投、BV百度風投、字節系錦秋基金等多家知名產業機構的認可,完成數億元融資。據悉,生數科技是目前國內在多模態大模型賽道估值最高的創業團隊。此次「Vidu」的推出,是生數科技在多模態原生大模型領域的再一次創新和領先。
6.Counterpoint:2024-2030年全球聯網汽車出貨量將超過5億輛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報告,2024-2030年全球聯網汽車出貨量將超過5億輛。報告稱,目前每三輛售出的汽車中就有兩輛配備了嵌入式連接功能。2024年至2030年間,5G嵌入式汽車的累計銷量將占到聯網汽車總銷量的近一半。
7.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發布
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北京經開區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這也是其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可開放給行業使用?!疤旃ぁ鄙砀?63厘米,輕量化體重達43千克;機器人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配備每秒550萬億次操作算力、高精度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和3D視覺傳感器,并已解決基本運動控制問題,是具身智能場景應用和研究的最佳平臺。此外,“天工”還配備了高精度的六維力傳感器,以提供精確的力量反饋。
8.前騰訊機器人實驗室1號員工創業發布AI機器人
前騰訊機器人實驗室1號員工來杰創立的星塵智能,近日成功自研AI機器人Astribot S1,預計于今年內商業化。在未經加速處理的1倍速視頻中(業界常見為3到10倍速),S1機器人完成了1.68秒競技疊杯、疊衣、顛鍋、吸塵等一系列復雜任務,未使用遙操作。S1使用強化學習、模仿學習和多模態大模型等AI方法學習和訓練,自研高性能電機傳動系統為機器人本體提供近似成年人的敏捷(10米/秒、100米/平方秒的加速度)、靈活、絲滑的動態操作能力。
9.工信部:擬禁用電動自行車車載充電器
工信部公開征集對《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截止日期2024年5月24日。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局簡函,針對近期車載充電器大量出現,有可能會影響電動自行車安全的問題,擬禁用車載充電器,以及完善永久性標識內容。
征求意見稿起草過程中,召集主要起草單位及主要起草人進行了研討,說明了目前形勢和任務需要,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將增加耐高溫永久性標識、禁用車載充電器,無重大分歧。
據了解,征求意見稿實施過渡期建議6個月。
因增加耐高溫永久性標識,企業在設計改進、生產設備升級等需要一定時間,建議征求意見稿發布日期至實施日期之間的過渡期定為6個月,保證生產企業能夠充分消化理解,確保該文件的落地實施。
10.比亞迪成中國最大電子代工廠
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比亞迪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副總經理王皓宇透露,比亞迪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年創造營收達1500億元左右。華為、小米等品牌的智能手機大部分由比亞迪生產,蘋果的平板電腦、手機以及很多電子元器件也出自比亞迪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