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醫院使用rfid標簽追蹤 158,000 件床單
巴西非營利性醫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以色列醫院(Hospital Israelita Albert Einstein)正在利用RFID技術來數字化管理成千上萬件床上用品——從床單到毛巾和病人使用的枕套——同時節省成千上萬美元。
該解決方案使醫療服務提供商能夠跟蹤床上用品的使用情況、清洗情況以及歸還到柜子中以確保充足的庫存和高效的補充。而且,醫院使用這一解決方案所需的時間僅為手動系統的一小部分,每年節省了大約30萬美元。
借助這項技術,每件床上用品都被唯一標識,并且有關其使用情況的數據由醫院的軟件平臺Smartxhub管理,該平臺由技術公司IDvida IoT提供。
追蹤復雜供應鏈中的亞麻布產品
位于巴西圣保羅的愛因斯坦醫院是一家擁有800張床位的醫療設施,橫跨數個城市街區,占地273,000平方米。為了給這家醫院治療的數千名患者提供服務,其院內有150個床上用品柜,柜內床單等物品需每天補充四次。醫院的RFID項目負責人拉斐爾·維托洛(Rafael Vitolo)表示,在約158,000件床上用品中,大約有35種尺寸和型號的類別。
每個存儲區域或柜子都有一個最低庫存要求。在早班期間,床單和枕套的數量較多,而晚班則設置了另一個最低水平。
由于醫院綜合體的規模和不斷增加的存儲區域數量,醫院工作人員以前不得不多次往返于各個站點之間,進行繁瑣的手動庫存檢查。

此外,所有的床上用品都是在距離醫院約50公里的外部外包洗衣廠洗滌,使得整個床上用品供應鏈變得更加復雜。
醫院希望利用RFID技術來改善床上用品從患者到清洗再到存儲重復使用的物流流程。他們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使用該技術,并花了約五個月的時間分析結果,確定預期的投資回報。
解決方案的細節
床上用品供應商正在給送往醫院的貨物貼上無源UHF RFID標簽。該標簽被編碼為一個唯一的ID,與SmartxHub軟件中的該物品相關聯。
“每當我們購買新的床上用品時,我們會提供我們的RFID標簽給制造商,在他們將材料標記并交付給我們之前,我們就會將標簽貼在上面,以便立即使用,”醫院的床上用品協調員Renata Santos解釋道。
當洗滌熨燙好的干凈床上用品從外部洗衣廠送到醫院時,它們通過一個RFID門式讀寫器,讀取所有標簽進入。該軟件提供了與哪些柜子需要補充以及在接收“洗衣房”中現有庫存的相關數據。
然后根據軟件提供的供應數量,將床上用品路由到必要的柜子。當柜子補充完成時,工作人員使用手持式讀寫器讀取所有標簽。用戶可以查看補充計數結果的顯示。
手持讀寫器與讀寫柜的深度結合
在床上用品被使用后,經過洗滌房路由回去的過程中,它們再次通過RFID門口更新其狀態,然后送到外部洗衣服務。
醫院團隊成員可以訪問供應數據,然后根據每個柜子檢測到的情況組裝補充卡(書面訂單)。

“對于每一次新的補充,我們需要使用RFID讀寫器掃描位置,以便系統根據應該在該位置可用的最低庫存信息生成補充需求,”維托洛說道。
醫院員工使用了12臺TSL便攜式RFID讀寫器,每臺都與智能手機通過藍牙連接。醫院在最繁忙的地點部署了兩個Datamars RFID柜子,配備了Impinj讀寫器,以實現實時數據更新。當物品從柜子中取出時,庫存數量會自動更新。
SmartxHub數據不僅包括用于解釋RFID標簽讀取的中間件,還包括Smart Hub應用程序和Smart Hub Web,以便用戶可以在線或在手機上查看數據。
削減勞動力成本
自系統投入使用以來,醫院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全庫存盤點,盤點時間由以前的72小時減少到10小時。平均而言,醫院能夠將每位床上用品供應工人的工作日減少30分鐘。通過每年減少大約6,000小時的勞動時間,醫院預計僅憑勞動力成本削減就能實現每年約29,000美元的財務收益。
該系統還使醫院能夠識別物品損壞、濫用或需要更換的情況。
維托洛表示,自從技術投入使用以來,床上用品的損失率從總量的4%降至0.8%,同時庫存準確性也提高了。另一個好處是:外部洗衣廠的用水量減少了12%,電力消耗減少了139,000千瓦時每年。
維托洛報告稱,由于所有這些好處,醫院在 2023 年實現了約 30 萬美元的財務收益
想了解RFID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歡迎掃碼報名參加今年四月份在上海舉行的IOTE2024 ·上海 RFID無源物聯網生態研討會,屆時將有各行各業的代表和專家一起探討RFID的最新應用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