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工信部將取消RFID 840-845MHz頻段!影響解讀
2007年,原信息產業部發布《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信部無〔2007〕205號),明確了 RFID 設備屬性、技術要求,對促進RFID設備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RFID設備技術發展和規模應用,上述規定已不能完全適應RFID設備管理的需要。一是900MHz頻段能夠滿足 RFID 設備產業需求,國內外RFID設備已基本不再使用800MHz頻段,800MHz頻段騰退后可重新規劃使用,有利于頻譜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二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第52號公告更新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目錄,未將RFID設備列入微功率設備范疇,需進一步明確RFID設備屬性及管理模式。三是制定《規定》適應產業發展及行業應用需求,有助于盡早形成產業預期。
因此,在近日,工信部出臺《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設備無線電管理規定》。細則如下:
第一條 為促進無線電產業發展,加強射頻識別(RFID)設備的管理,提高頻譜使用效率,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指通過對射頻信號進行調制和編碼,實現讀寫器與標簽之間非接觸式的數據傳輸,進而識別標簽所含身份信息等數據的技術,主要應用于公共安全、生產管理與控制、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交通管理等領域。
本規定適用于920-925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研制、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

第三條 生產或者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符合“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見附件),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
第四條 設置、使用920-925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參照地面公眾移動通信終端管理,無需取得無線電臺執照。
第五條 使用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不得對其他合法的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也不得提出免受有害干擾的保護要求,如對其他合法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在采取措施消除有害干擾后方可繼續使用。
第六條 在距鐵路軌道中心線最短水平距離33米范圍內設置920-925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應征得國家鐵路局或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同意。
第七條 無線電管理機構應加強對生產、進口、銷售、使用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監督檢查,發現違反無線電管理有關規定的應責令改正并依法處理。
第八條 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不再受理和審批840-845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申請,已獲得該頻段型號核準證的射頻識別(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可以繼續銷售和使用到報廢為止。
第九條 本規定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原《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信部無〔2007〕205號)同時廢止。
新規定對RFID產業有什么影響?
出臺《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設備無線電管理規定》對射頻識別(RFID)設備及其相關行業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頻譜資源利用:新規明確RFID設備的工作頻率為920-925MHz,這有助于頻譜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過去,RFID設備可能使用了其他頻段,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這些頻段可能無法滿足需求。新規的出臺使得RFID設備能夠更好地利用900MHz頻段,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產業發展:該規定的出臺適應了RFID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需求,有助于盡早形成產業預期。通過明確RFID設備的屬性、管理模式和技術要求,為RFID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新規也鼓勵了RFID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動了產業的發展。
管理和監督:新規加強了對RFID設備的管理和監督。要求生產或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并向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此外,新規還要求設置、使用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時,不得對其他合法的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這些措施有助于規范RFID設備的使用,減少對其他無線電業務的干擾。
市場變化:新規的出臺也可能對RFID設備市場帶來一些變化。例如,取消840-845MHz頻段的使用可能對一些使用該頻段的RFID設備廠家產生影響。同時,新規增加了對特殊頻段雜散發射和接收機阻塞數值的要求,這也可能對RFID設備的生產和使用帶來一定的挑戰。然而,這些變化也將促進RFI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優化。
技術和安全:在技術方面,新規調整了相關頻段雜散發射限值,以提升RFID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同時,新增了接收機阻塞限值,以進一步增強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些技術要求的提升有助于保障RFID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