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在rfid技術取得新突破:識別距離達到100米
杭州熱爆了。
過去半個月,杭州一直是全國最熱的地區之一。杭州市氣象臺19日早上剛發出高溫橙色預警:預計在接下來四天,杭州地區將持續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導致大部分區域被酷暑籠罩,普遍預測最高氣溫將徘徊在37至40攝氏度之間,且部分區域的氣溫可能會攀升至40攝氏度以上。

圖源網絡,侵權刪
而隨著杭州地區溫度的攀升,電力負荷壓力也越來越大。為確保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的可靠供應,杭州供電公司聯合多家單位(包括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研發了百米級射頻識別測溫系統,通過遠距離、實時、高效的溫度監測手段,為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電力供應的可靠性,還降低了運維成本和工作量。
識別距離的新突破
該系統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項目“適用于百米級射頻識別系統的標簽芯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系統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由測溫標簽、發射裝置、讀寫裝置及后臺組態軟件等組成。測溫標簽通過射頻信號供能,無需內置電池,實現了零維護運行。一個讀寫裝置能夠同時采集并處理來自多達70個測溫標簽的數據,顯著降低了因變電站內眾多測溫點而導致的傳統監測方式的高昂部署成本。

為了突破傳統射頻識別技術通信距離的局限(通常不超過15米),在開發百米級射頻識別測溫系統的過程中,研發團隊采取了創新性策略,將傳統讀寫器功能細分為發射與接收兩大模塊:發射模塊被巧妙地安置在距離傳感器不超過10米的位置,確保信號指令的精確傳達;而接收模塊則能遠距部署,最遠可達測溫標簽100米處,有效捕捉并處理傳感器傳回的微弱信號。這一創新架構成功地將射頻識別距離擴展至接近傳統技術的6倍。
應用實例與成效
杭州市臨平區東湖街道的220千伏橫嶺變電站已經成功應用這套百米級射頻識別測溫系統,杭州供電公司在該站220千伏線路間隔的24只隔離開關上都安裝了測溫標簽。通過實時監測隔離開關觸頭的溫度,運維人員可以在后臺組態軟件上實時查看溫度數據,從而實現對隔離開關運行狀態的全面掌握。 該系統不僅提高了電力設備過熱缺陷的發現及處置效率,還大大減輕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量。原來,變電站的測溫方式主要有人工和機器人紅外測溫兩種,但在迎峰度夏(冬)及重要保電時期,運維人員需要頻繁到現場進行測溫,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百米級射頻識別測溫系統的應用,使得運維人員可以在后臺實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實現了無延遲排查設備過熱隱患。 此外,該系統還具有測溫范圍廣、可測設備多、安全性高等特點。測溫標簽無需電池供能,免維護,降低了運維成本。同時,系統不使用通信公網,采用射頻通信技術進行信息傳輸,確保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據悉,百米級射頻識別測溫系統可將變電站重要設備過熱缺陷的發現及處置效率提升60%,通過數字化手段為電力穩定供應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想了解RFID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歡迎掃碼報名參加今年八月份在深圳舉行的RFID無源物聯網生態研討會,屆時將有各行各業的代表和專家一起探討RFID的最新應用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