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36億定增計劃終告吹,所為何因?

作者:來源網絡(侵權刪)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24-08-13 17:07:53
摘要:8月7日,云從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8月6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
關鍵詞:云從科技

8月7日,云從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8月6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


圖片



關于定增終止的原因,云從科技表示,鑒于近期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對公司實際情況和整體戰略規劃的深入考量,經審慎分析后,公司最終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


對此,云從科技也進一步表示道,公司決定終止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是綜合考慮當前市場環境、公司發展規劃,經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審慎分析后作出的決策,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會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一波三折”的定增預案





近年來,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層出不窮。2017年,谷歌提出了Transformer架構后,BERT、GPT等預訓練模型相繼提出。2019年,基于預訓練模型的算法在閱讀理解等任務中逐漸超過人類水平,預訓練模型理論的算法能力也不斷在多個AI榜單中奪得冠軍。2020年,OpenAI發布的NLP大模型GPT-3,實現了千億級數據參數,大模型也成為了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的代名詞。2022年,ChatGPT的出現更進一步確定了大模型作為人工智能主流技術路線的趨勢。


大模型技術能夠在大量未標記的人類語言材料上訓練,大幅減少了數據標注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大模型具有很強的遷移能力,通過“預訓練+下游任務遷移”的方式,可以快速在不同場景實現遷移部署。因此,大模型技術對于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其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進入產業發展新階段。


而云從科技作為一家主要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公司希望基于大模型提升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的認知能力,把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趨勢,從而鞏固公司核心技術壁壘,助力公司應用場景新拓展,提升公司市場地位。


于是,云從科技于2023年3月30日披露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6.35億元,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托云從科技算法研發能力和大模型理論基礎,用于行業大模型的理論研究與構建以及行業大模型下游場景的應用研發,力爭形成圍繞行業大模型的全鏈路大模型綜合解決方案。具體建設內容分為4個子項目的研發,分別是標桿行業專用大模型的研究與構建、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對多模態大模型的整合與綜合實踐、數字人應用產品的標桿打造和生態建設、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專用大模型在行業智能化升級領域的實踐。


然而,云從科技的定增計劃可謂是“一波三折”。在距離云從科技為“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發布定增36.35億計劃過去一年時間后,卻傳來了募資額將“砍半”的消息,募資額度從過去的36.35億元縮水至18.52億元。


2024年4月,根據云從科技發布的《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公告顯示,云從科技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8.52億元,募資金額仍舊全部投向“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


實際上,這也并非云從科技首次調整募資計劃。在2022年云從科技登陸科創板時,其募資額也從37.5億元“腰斬”至實際募資17.28億元,并影響了募投項目的資金投入。



虧損嚴重,持續經營能力、定增項目遭問詢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演進,人工智能憑借其特有的性能優勢持續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基于此,人工智能成為了全球吸金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科技圈持續加大對AI的投入,人工智能產業迎來加速發展階段。


但也都知道,虧損仍是當下多數AI企業的常態,這些企業面臨著盈利難、估值高、商業回報少等難題,而且AI技術的研發投入是個無底洞,甚至也難以找到商業化出口。根據華爾街分析師則預計,到2026年,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將在開發AI模型上花費約600億美元,但到那時,每年從人工智能中獲得的收入僅為200億美元左右。


就云從科技的業績狀況來看,近5年來已經累計虧損約36億元。根據云從科技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3年,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40億元、-8.13億元、-6.32億元、-8.69億元、-6.43億元。而且2024年第一季度,云從科技虧損同比進一步擴大11.62%,虧損達1.6億元。


對此,云從科技的持續經營能力、盈利情況以及定增項目本身成為了上交所問詢的重點。


其中,關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定增項目,上交所重點關注募投項目的必要性,以及項目對公司經營、盈利情況、收入結構及客戶結構的影響。


對此,云從科技表示,行業大模型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下游市場長期持續向好。而且人工智能整體產業長期向好,公司看好4個子項目相關行業的市場規模以及發展前景。因此,定增項目的實施將有利于公司對更多下游場景進行布局,為公司業績的長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另外,項目有利于降低未來邊際研發成本,進而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公司甚至根據模擬效益測算,項目實施后的第五年,公司將扭虧為盈。


圖片



而關于公司業績虧損的情況,云從科技則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于高額的研發費用。2020年至2023年,云從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5.78億元、5.34億元、5.6億元、4.9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76.59%、49.67%、106.45%、78.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云從科技在研發方面投入相當高,但實際上其實力卻不及同行。在高額的研發投入背后,云從科技的研發效率效益、研發精準度并未呈現出相對應正比的結果。



寫在最后





自ChatGPT等AI大模型的興起,人工智能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投資熱潮。但由于AI商業化進程緩慢等因素,使得投資者對于人工智能的可持續性產生了疑慮,全球AI行業的投融資熱潮正在消退。


根據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布《2023年人工智能(AI)行業現狀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AI初創公司融資總額約為4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27.10億元),比2022年的473億美元下降10%;AI領域的融資交易量約為2500筆,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行業新低。


實際上,不管是云從科技定增項目的終止還是AI行業投融資熱的“降溫”,其折射出的是資本對于AI行業的關注與投融資更加趨于理性和成熟,AI的商業化落地和變現逐漸成為了行業關注的核心。


更多關于人工智能的行業動態和市場走向,敬請關注8月28-30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9、10、12號館盛大舉辦的IOTE 2024第二十二屆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本屆展會將聚集物聯網行業的最前沿發展技術,最豐富的應用場景,最活躍的企業展商。IOTE物聯網展致力于連接物聯網全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面向物聯網企業,打破信息孤島,使得資源信息在各個環節流通,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