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量超800萬顆!vivo新機搭載這家傳感器企業的方案
近日消息,新發布的vivo X200s、X200 Ultra 手機搭載匯頂科技(603160.SH)-創新方案組合,包括屏下光線傳感器和超聲波指紋。
另據產業鏈人士透露,匯頂科技為這兩款機型供應了超聲波指紋方案與新一代屏下光線傳感器,濕手油手都可解鎖等。
匯頂科技 3 月 20 日公布 2024 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 43.75 億元,同比下降 0.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6.04 億元,同比增長 265.76%;基本每股收益 1.33 元。
分業務來看,指紋識別芯片/電容觸控芯片/其他芯片分別實現營收 16.79/16.77/8.96 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5.08%/51.25%/44.62%,在總營收中 的占比分別為38.4%/38.3%/20.5%。
在vivo、小米等手機品牌
實現規模化商用
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覆蓋傳感、觸控、音頻、安全、無線連接五大業務,主要面向智能終端、汽車電子、物聯網領域提供領先的半導體軟硬件解決方案。
該公司超聲波指紋傳感器在 vivo、小米、iQOO、REDMI、一加等國內手機品牌客戶實現大規模商用,全年出貨量超 800 萬顆,不僅應用于 vivo X100 Ultra、vivo X200 Pro、一加 13 等高端旗艦機型,且下沉至部分中高端機型,如 REDMI K80 Pro、iQOO Neo10 Pro 等。
另外,新一代屏下光線傳感器在 vivo X200、iQOO 13 系列等旗艦機型實現商用,全年出貨量約 500 萬顆。除在手機領域的商用拓展,公司的屏下光線傳感器已商用于堅果 N1S 系列、O2 Ultra 等高端投影儀及聯想拯救者 Y900 平板電腦。
匯頂科技曾表示,任何商用的成功,都建立在技術能力以及技術能力是否能夠匹配到客戶價值這兩個關鍵點上。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技術創新來創造客戶價值的基本理念。
另外,據芯傳感了解到,匯頂科技研發的低功耗、高精度的飛行時間(ToF)測距方案可應用于人臉識別、拍照輔助、手勢識別及VR/AR等領域,適用于智能終端、智能家居和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已在知名智能門鎖品牌成功商用。
拓客+下沉
有望推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可以看到,2024年,匯頂科技多款新品規模商用。
指紋傳感器方面,公司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聲波指紋方案, 并商用于10款知名手機品牌中高端機型,24年全年出貨量超800萬顆,現已獲得更多終端旗艦項目導入,25年有望迎來更廣泛商用;光線傳感器方面,公司的新一代產品首創2.5D堆疊式架構,具有超高靈敏度、超短曝光以及低成本等優勢,目前已在vivo、iQOO多款旗艦機型商用,24年全年出貨量約500萬顆, 25年有望在更多OLED屏幕終端設備上商用。
音頻產品方面,公司新一代 智能音頻放大器已量產并商用于榮耀、REDMI、moto等品牌高端機型,2025年 有望持續擴大商用規模。
NFC/eSE芯片方面,順利在國內 知名品牌客戶機型實現規模出貨,24年全年出貨量約300萬顆,受支付寶“碰 一下”支付方式的影響,國內手機NFC 的使用頻次持續增加,有望提升智能手 機NFC 的滲透率,為公司相關產品帶來更多機會。
NFC即近場通信技術,是一種基于標準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它使交易、交換數字內容和通過觸摸連接電子設備變得更簡單。
支付寶“碰一下”則是利用了手機內置的近場通信技術(NFC),在用戶通過這些傳感器與商家設備進行交互后,支付過程將在網絡端完成,整個過程用戶只需將手機靠近收款設備即可完成支付,無需打開支付寶APP或展示付款碼。
全維度感知矩陣成型
匯頂科技認為,長遠的產品形態是整合顯示驅動+觸控,一是節省外部空間、 PCB 面積與層數,二是整合可以很好的解決單獨兩個部件之間的互相干擾問題, 并提升顯示和觸控效果。
并表示,目標是實現OLED屏幕的TDDI,成為全球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據悉,目前產品正在研發過程中,進展比較順利。
事實上,除了當前的指紋、觸控、音頻產品之外,其光線傳感器、健康傳感器、安全產品、ToF產品都有對應的產品和量產出貨。
隨著未來應用技術下沉,導入終端數量的增加以及持續技術迭代,相信這部分的收入貢獻會越來越大。
2024年公司來自手機領域的營業收入占比為66.8%;非手機業務占比為 33.2%,同比去年增加了4.5 個百分點,說明公司業務領域逐漸多元化。公司未 來的重心仍聚焦在手機、IoT、汽車電子領域,未來 2-3 年,預計車規級的 BLE SoC、中大功率音頻產品將逐漸貢獻收入。汽車領域和IoT領域的收入成長,將推動非手機業務收入占比的提升。
智能傳感器如何在增量市場精準抓住機遇?
當特斯拉用8個攝像頭替代人眼,當華為手表能讀懂您的血壓波動,當城市路燈能“嗅”到空氣質量?一場靜默的“感官革命”正在重塑世界!
新能源車滲透率超40%,單車傳感器用量達30余個,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需求激增,2026年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350億元;老齡化加速催生醫療傳感器需求,如植入式血糖監測傳感器成本將降至50元/片;工業傳感器國產化率從30%提至50%,壓力與視覺傳感器需求爆發,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達800億元。
那么,如何在增量的市場中抓住機遇?產業鏈上中下游又應該怎樣布局?市場上有哪些新方案?如何構建新生態?基于這樣的背景,在6月18日IO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上海站上,將會有一場“智能傳感器生態研討會”為您詳解市場現狀和趨勢。
全景展現傳感器產業“需求-技術-資本”三維聯動圖譜
往年參與嘉賓有:基康儀器、貿澤電子、岸達科技、慧聞納米等單位
掃碼報名,與產業領袖并肩,定義下一個十年的感知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