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成功舉辦深圳市AIoT產教融合發展研討會
全球科技競爭愈發激烈,AIoT 技術就像一座橋梁,把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緊緊連在一起,深刻改變著整個產業格局,也讓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變化。當下,企業急需那種既懂技術又了解產業的復合型人才,還盼著通過產學研合作,打破技術研發上的瓶頸,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高校也在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不同領域跨界融合,讓科研成果不再只是停留在書架上,而是能真正應用到實際產業中,發揮價值。
在此背景下,正值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5月27日,由深圳市技術大學、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深圳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聯合主辦的“深圳市AIoT產教融合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匯聚高校和企業近20位嘉賓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促進AIoT領域的產教融合,推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秘書長鄭華兵作為活動主持人。

深圳技術大學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副院長許強華在致辭中強調,學院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許強華指出,當前AIoT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技術迭代速度遠超傳統學科。為破解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脫節”的難題,在課程設置上,學院定期調研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用人需求,動態調整課程體系,確保教學內容與產業痛點精準對接。

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執行會長楊偉奇表示,當前AIoT技術正加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他強調,產教融合是破解產業人才瓶頸、促進創新鏈與教育鏈協同的關鍵路徑。協會將持續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校企資源共享與技術共研,助力打造智聯網產業生態,期待各方攜手共促AIoT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智能技術深刻改變產業格局的今天,高等教育如何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已成為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關鍵命題。深圳技術大學物聯網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寧磊重點介紹了深圳技術大學在AIoT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他提到,學校通過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建立了多個創新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此外,學校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實施“三一工程”項目實踐,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知識。
同時,寧磊還分享了與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聯合開展的《物聯網和計算機企業產業技術與應屆本科生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物聯網端側智能人才缺口較大,企業對應屆本科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 在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方面,寧磊介紹了學校通過課程設置、實驗室導師制、企業實習等多種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AIoT產業正以蓬勃之勢重塑各行業生態,其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模式也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主編張中良在研討會上分享了關于AIoT產業發展趨勢與人才需求的見解。張中良指出,中國AIoT產業正在迅速發展,連接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蜂窩通信和非蜂窩通信技術領域。同時,AIoT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尤其是研究工程師、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和射頻工程師等崗位。
張中良還強調,對于應屆生,企業更看重主動承擔責任、快速學習和問題解決能力等軟技能。此外,他建議高校物聯網等計算機類專業應加強實習與實操經歷,以及校企之間的合作,以培養更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在互動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習/就業招聘方面的需求”以及“企業技術研發與高校合作的方向”兩個核心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企業代表們積極分享了實際需求,為高校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結束后,與會嘉賓一同參觀了深圳技術大學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科創中心。

此次研討會不僅為高校和企業搭建了溝通的橋梁,還促進了雙方在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方面的合作。通過深入交流和探討,各方對AIoT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清晰的思路,為未來的產教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進一步激發了科技創新的活力。
未來,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更多的產教融合項目,促進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應對技術挑戰,把握產業發展機遇,為推動AIoT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