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產品中心 > 磁條卡 > 磁條卡
【 磁卡(磁條卡) 】
1、磁卡(Magnetic Card)
磁卡是一種磁記錄介質卡片。它由高強度、耐高溫的塑料或紙質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韌性,攜帶方便、使用較為穩定可靠。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說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則有磁層或磁條,具有 2-3個磁道以記錄有關信息數據。
磁條是一層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鐵性氧化粒子組成的材料(也稱之為顏料)。用樹脂粘合劑嚴密地粘合在一起,并粘合在諸如紙或塑料這樣的非磁基片媒介上。磁條從本質意義上講和計算機用的磁帶或磁盤是一樣的,它可以用來記載字母、字符及數字信息。
磁卡以液體磁性材料或磁條為信息載體,將液體磁性材料涂復在卡片上或將寬約6-14mm的磁條壓貼在卡片上。磁條上有三條磁道,前兩條磁道為只讀磁道,第三條磁道為讀寫磁道,如記錄帳面余額等。磁卡的信息讀寫相對簡單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從而較早地獲得了發展,并進入了多個應用領域,如電話預付費卡、收費卡、預約卡、門票、儲蓄卡、信用卡等。
信用卡是磁卡較為典型的應用。發達國家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普遍采用了金融交易卡支付方式。其中,美國是信用卡的發祥地;日本首創了用磁卡取現金的自動取款機及使用磁卡月票的自動檢票機。1972年,日本制定了磁卡的統一規范,1979年又制定了磁條存取信用卡的日本標準JIS-B-9560、9561等。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在整個八十年代,磁卡業務已深入發達國家的金融、電信、交通、旅游等各個領域。以美國為例,兩億多人口就擁有10億張信用卡,持卡人為1.1億人,人均5張,消費額約4695億美元。其中,相當部分的信用卡由磁卡制成,產生了十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于磁卡價格合理、使用方便,在我國也得到迅速的發展。1985年由中國銀行珠海分行推出了第一張信用卡,至今發行了約幾百萬張。
2、磁條和磁道
磁條上有3個磁道。磁道1與磁道2是只讀磁道,在使用時磁道上記錄的信息只能讀出而不允許寫或修改。磁道3為讀寫磁道,在使用時可以讀出,也可以寫入。
磁道1可記錄數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號(如括號、分隔符等),最大可記錄79個數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記錄的字符只能是數字(0-9)。磁道2最大可記錄40個字符,磁道3最大可記錄107個字符。
3、磁卡的安全及存在問題
A、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較差
磁條上的信息比較容易讀出,非法修改磁條上的內容也較容易,所以大多情況下磁卡都是作為靜態 數據輸入使用。雖然第3磁道可讀寫,并且有金額字段,也只是用于小金額的應用領域,例如電話卡。
B、使用磁卡的應用系統需要有可靠的計算機系統和中央數據庫的支持
在金融行業,作為金融交易卡的磁卡,一般配合強大、可靠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使用,金額、交易記 錄等信息,均保存在金融機構計算機的數據庫中,用戶所持的卡片只是提供用戶的主帳號等索引信息,便于在數據庫中迅速找到用戶數據。
4、磁卡使用須知的介紹
我們提醒您注意避免以下情況的發生:
磁條卡在錢包、皮夾中距離磁扣太近,甚至與磁扣發生接觸;
與女士皮包、男士手包磁扣太近或接觸;
與帶磁封條的通訊錄、筆記本接觸;
與手機套上的磁扣、汽車鑰匙等磁性物體接觸;
與手機等能夠產生電磁輻射的設備長時間放在一起;
與電視機、收錄機等有較強磁場效應的家用電器距離過近;
在超市使用時,與超市中防盜用的消磁設備距離太近甚至接觸;
多張磁條卡放在一起時,兩張卡的磁條互相接觸;
磁條卡受壓、被折、長時間磕碰、曝曬、高溫,磁條劃傷弄臟等也會使磁條卡無法正常使用;
在刷卡器上刷卡交易的過程中,磁頭的清潔、老化程度,數據傳輸過程中受到干擾,系統錯誤動作,收銀員操作不當等都可能造成磁條卡無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