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工作頻率:860-960 MHz 符合標準:ISO 18000-6B
超高頻電子標簽(2張) 內存容量:2Kbit,4字節/64塊 讀寫距離:3~10m (與不同的天線相配合) 工作模式:R/W(可讀寫) 工作溫度:-20℃~+60℃ 適應速度:<60 km/h 防沖突機制:適合于多標簽讀取 數據保持:大于10年
EPC 編碼提出的背景
在過去的25 年里,EAN.UCC 編碼已大大提高了供應鏈內的生產率和效率, 并且已成為全球最通用的標準之一。隨著因特網的飛速發展,信息數字化和全球 商業化促進了更現代化的產品標識和跟蹤方案的研發。 在過去的25 年中,條碼已經成為識別產品的主要手段。 但條碼有如下缺點: 1.它們是可視傳播技術。也就是,掃描儀必須“看見”條碼才能讀取它, 這表明人們通常必須將條碼對準掃描儀才有效。相反,無線電頻率識別并不需要 可視傳輸技術,RFID 標簽只要在解讀器的讀取范圍內就行了。 2.如果印有條碼的橫條被撕裂、污損或脫落,就無法掃描這些商品。 3.我們認為唯一產品的識別對于某些商品,非常必要。而條碼只能識別制 造商和產品名稱,而不是唯一的商品。牛奶紙盒上的條碼到處都一樣,辨別哪盒 牛奶先超過有效期將是不可能的。
EPC 系統的設計
EPC由分別代表版本號、制造商、物品種類以及序列號的編碼組成。EPC 是唯一存儲在RFID標簽中的信息。這使得RFID標簽能夠維持低廉的成本并具有 靈活性,這是因為在數據庫中無數的動態數據能夠與EPC相鏈接。 EPC 系統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組成: (1) EPC 編碼標準 (2) EPC 標簽 (3) EPC 碼 (4) 解讀器 (5) SavantTM(神經網絡軟件) (6) 對象名解析服務(Object Naming Service: ONS) (7) 實體標記語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產品電子碼(EPC)研究”課題報告1 產品電子碼(EPC)概述 4 文件名:產品電子碼(EPC) Rep 1_200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