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通實業推出RFID在配送中心應用解決方案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具備系統管理、出入庫管理、訂單管理、發貨計劃、采購管理、報表管理和退貨管理等業務流程開發的重點是配送中心內的主要流程環節,如出庫管理、入庫管理、訂單處理和出貨計劃等。
配送中心在作業過程中采用RFID技術來進行貨品識別至少可以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越性:
1、 縮短作業流程。在配送中心,出入庫在平時作業中占很大的比例,在托盤和包裝箱上貼上RFID標簽,在配送中心出入庫口處安放閱讀器,這樣出入庫時,利用叉車將貨物送入(出)倉庫,在出入口處無須停下來就可以進行掃描,閱讀器可以遠距離、動態地一次性識別多個標簽,計算機根據所閱讀到的信息,對數據庫進行訪問,并記錄相應的數據,大大出入庫的作業時間,提高了作業效率。
2 、改善盤點作業質量。由于每個包裝箱和托盤上都貼有RFID標簽,進行盤點作業時,只需利用手持式RFID閱讀器依次經過所有貨架,閱讀器就會自動獲取所有標簽上的信息利用PC進行盤點記錄。利用RFID技術將大大減少傳統盤點作業中所出現的遺漏等差錯,增強了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
3 、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當配送中心的主要作業——出入庫作業效率提高以后,配送中心對貨物的處理能力將大大提高,這樣就可以增加配送中心每日的貨物吞吐量,使配送中心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4 、降低運轉費用。由于RFID技術可以動態地同時識別多個數據且識別距離較大,因此在出入庫作業過程中,驗收和出入庫幾乎是同時完成的,可以直接進行接貨后驗貨入庫和揀貨后驗貨出庫,無須再像以往一樣要先將貨物堆放在收貨區等待驗貨和掃描條形碼。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貨物在中心的搬運次數,降低了搬運所帶來的設備費用和人工費用。
5 、供應鏈上的物流跟蹤。RFID技術的核心是標簽上的EPC(電子產品代碼),由于EPC提供對物理對象的惟一標識,所以利用EPC可以實現貨物在整個供應鏈上的物流跟蹤和供應鏈的自動化管理。
6 、增加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化程度。應用RFID技術以后,產品從制作商開始,它在整個供應鏈上的流動過程都會被非常及時、準確地跟蹤。
7 、在流動中捕獲數據。應用RFID技術以后,出入庫作業流程發生了很大變化。驗收工作和入庫記錄作業將大大簡化,幾乎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增加了配送中心的吞吐量。
8 、信息的傳送更加迅速、準確。由于具備遠距離、動態自動識別和一次識別多個等優勢,RFID技術將使信息的傳遞更加迅速和準確,大大減少了錯誤和遺漏的發生(包括出入庫操作和盤點作業中遺漏和錯誤的產生)。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2.供應鏈RFID流程設計
由于RFID標簽上的芯片提供對物理對象的惟一標識,商品在整個供應鏈上的跟蹤功能也是RFID技術的一個發展方向。只有考慮貫穿于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RFID信息流動情況,才能更好地體現RFID技術給配送中心乃至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節點所帶來的巨大變遷和RFID的真正價值。
RFID作業過程如下:
1、 給產品加上射頻識別標簽;供應商給它生產的每一箱貨物加上一個射頻識別(RFID)標簽,它帶有惟一的ID號。有了這些標簽,公司可以用全自動、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對貨物進行識別、計數和跟蹤。
2 、出廠;貨物出廠時,出貨口門楣上的RFID閱讀器發出的射頻波射向智能標簽,啟動這些標簽同時為這些標簽供電。標簽被“喚醒”后,開始發射各自的ID標識號,閱讀器讀取標簽信息,進行記錄直到閱讀完所有標簽為止。
3 、 配送中心內部作業;入庫作業時,由于在卸貨區有RFID閱讀器,因此不需要開包檢查時面的貨,就可以直接進行驗收入庫。通過同相應的采購單核對無誤后,這批貨物就可以很快地上貨架存放。出庫作業同入庫相似,由于在倉庫出口處設有RFID閱讀器,因此也是不需要打開包裝箱檢查里面的貨,可以直接進行驗收出庫。
4、 送貨車抵達零售商外;零售商也有裝貨站閱讀器,貨物一送到,零售商的零售系統馬上自動更新,將送到的每一箱貨記錄下來。這樣,零售商可以自動確認該種貨物的存貨量,精確可靠,無成本出現。除此之外,零售商的零售貨架裝有集成式閱讀器。商品進貨時,貨架能“認識”新添的貨物。此時,若一位顧客拿走一定量的該商品時,該貨架就會向零售商的自動補貨系統發出一個信息。
自動識別技術還能方便顧客,顧客不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付款,只需推著所購物品出門就行了。裝在門上的閱讀器可以通過貨物的信息辨認購物車里的貨物。顧客只要刷一下付款卡或信用卡就可離去。
從整個供應鏈情況來看,商品在整個供應鏈上流動,操作最為頻繁的就是出入庫作業,RFID在配送中心出入庫過程中的應用具有很好的擴展價值。
系統的總體功能主要分為:系統管理、出入庫管理、訂單管理、發貨計劃、報表管理、查詢、異常物流、數據維護以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