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RFID種子倉儲物流及防偽防竄系統
1. 項目建設的目標及需求
作為種業公司,每年生產、運輸、銷售大量的種子,用戶遍及全國各地。為了更好的保護農民和公司的利益,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運營效率、細化管理實現和得到種子產品時時數據和數據共享成了公司當前的課題。
目前,在物流及防偽等方面主要使用條形碼,易復制性使防偽困難。
目前,產品的長途運輸主要通過鐵路等手段,造成了運輸過程的不可控性.
生產作業效率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
。。。。。。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初步確定了當前系統建設的目標:
? 采用電子標簽,實時數據采集
? 貨物標識不易被人為損壞
? 加強流程管理,更好的防偽防竄貨
? 提高物流過程中的效率,減少人工作業影響
? 細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
? 建設總部統一平臺下的分布式倉庫管理系統,實現數據時時上傳、下載,數據共享
? 通過數據連接,實現產品流向追蹤和正反雙向可追溯,實現防偽防串貨功能
2. 解決方案
采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結合條碼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完成上述目標。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易于操控、簡單實用、靈活的自動識別技術,可自由工作在多種環境下,進行高度的數據集成。另外,由于該技術很難被仿冒,使RFID具備了極高的安全防護能力。該技術無需人工接觸、無需光學可視、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完成信息輸入和處理,操作快捷方便。
系統將從加工廠、總庫到經銷商的每個流通環節中進行數據采集和出入庫管理,這樣可以對產品進行有效的跟蹤和管理,完善物流運輸管理機制,杜絕了被盜、丟失等可能導致損失的行為發生并可明確責任到直接責任人。同時,由讀寫器對RFID標簽進行讀寫的過程無需對每袋產品進行人工操作,所以出入庫管理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糸統將實行與企業ERP無縫對接,實現糸統化管理。
3. 系統在流程中的應用
盡量不改動現有生產流程、盡量減少人員工作量的前提下,設計了倉庫管理、物流運輸、交接點數及防偽防串貨管理系統。

3.1 物流管理流程:包裝物管理

? 托盤生產和采購:托盤RFID數據進行捆綁,寫入系統數據庫。
? 大包裝袋生產和采購
采購驗收入庫時,將數據直接寫入數據庫

包裝袋上印刷的防偽標簽
? 大袋關聯
大袋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進行RFID標簽的數據寫入及條碼與標簽的關聯。我們設計了一臺機器來完成這個工作,該機器同時具備條碼掃描器和RFID標簽讀寫器,暫稱為關聯器。使用時將袋子條碼朝上置于關聯器的條碼掃描頭下,機器可以讀取條碼信息即防偽碼并將其寫入RFID標簽,同時為條碼和標簽建立關聯。整個過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關聯建立后,該大袋就可以在生產和流通流程中使用。這一環節需要由工人進行簡單操作。
? 生產線
所有條碼和RFID標簽都相互建立關聯,可以通過某一個信息索引到其他信息。
在生產車間或通過傳送帶送到堆垛機裝托盤。
? 總庫
生產過程結束裝入托盤后,產品將被送入總庫,根據系統安排的庫位,入位存放,等待調撥出庫。我們設計了智能門閘系統或門狀出入通道,進行出入庫管理。

當產品通過天線門時,無論是用人工背、抗、傳送帶還是用托盤、叉車,系統都可以準確的讀取托盤或大袋RFID標簽內的信息,對庫存數量、出入庫數量等進行自動統計,而且不需額外的人工進行清點,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對生產和總庫出入庫的管理信息化,將使公司的管理更加規范、更加高效。而且,對于跟定單相關的出入庫,除計數和統計外,如果出錯貨,系統和智能門閘會自動報警和提示,并亮燈和語音提醒。
3.2 防偽防竄貨
RFID標簽內數據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與條碼相同的防偽碼;二是系統加入的識別碼,通過識別碼,系統可以迅速的判斷標簽的類型,確保每個標簽的數據都是獨一無二的。三是RFID標簽芯片的全球唯一識別號(TID),與業務系統結合,有效實現防偽防竄貨功能。
4. 關鍵技術選型與設計
RFID技術是整個系統中最關鍵的部分,在具體的技術選型時我們對其進一步細分,采用不同的RFID技術對系統的應用模式、總造價、未來的擴展等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
聯系:任工
139 1153 3725
Renzhixian@126.com
Q: 479 017 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