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棱射頻BRT快速公交優先系統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機動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機動車擁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劇增加,特別是大城市,公交車輛增加、線路延長、車次增多,交通運行不暢。盡管修建了大量的交通設施,但交通擁擠現象仍十分嚴重。
國內外多年實踐經驗表明,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重要途徑就是發展公共交通,建立先進的公共交通系統APTS(Advanced Public Traffic System),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公交車輛運營管理水平。城市公共客運系統尚未(或正在)引入先進的高新技術,基本上還是采用"定點發車、兩頭卡點"的手工作業的調度方式,導致公交車輛的行車速度下降、行車間隔不均衡,時常出現"串車"、"大間隔"現象,嚴重影響了公交客運的服務質量。尤其是缺乏現代化通信手段,調度人員無法實時了解運營車輛情況,難以及時有效地采取調度措施。公交車輛調度處于"看不見、聽不著"落后現狀,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滯后性。
伴隨著各項科學技術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城市交通也已經開始逐漸走向了智能化、人性化的道路,從而產生了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的概念,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各種技術有效地綜合運用于交通系統中,從而實現對交通系統更加準確,實時,高效地綜合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車、路之間的和諧統一。其中智能交通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對于城市交通中車輛的準確定位和導航,已經成為了許多行業(如公交、消防、緊急救護、交通事故處理等)發展的一種必然的需求。
一、 系統意義
1) 降低公共線路行程時間,減少公共車輛交叉路口延誤;
2) 減少公共車輛停車次數,提高公共車輛行車穩定性及準確率,提高公交服務水平;
3) 減少干線上社會車輛延誤和車輛的排隊長度;
4) 減少車輛能源消耗、人力和運載設備;
二、 系統架構及方案闡述
在離路口100-200米處安裝好RFID基站式定向讀寫器,當公交車接近路口時,車頭的2.4G有源電子標簽和裝在路邊的RFID基站式定向讀寫器相呼應,讀寫器信號與交通指揮中心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聯結,路口的交通信號燈就會變化:讓BRT車輛專用車道方向的綠燈延長,或紅燈縮短;
2.1 系統架構
系統網絡架構

2.2方案闡述

安裝位置
當車輛到達交叉口,RFID讀卡器讀到標簽,獲取車輛信息;通過與智能調度系統交互獲取車輛實時調度狀態,包括是否晚點、是否快車調度以及滿載率等,根據車輛實時狀態,生成請求;之后信號優先系統向交通管理部門提出優先申請,交管部門系統在原有的計劃信息,實時調度信息的基礎上,對請求進行處理,最后給出優先結果;在車輛離開定位區域之后,信號控制系統進入信號狀態恢復狀態,直到信號狀態恢復,完成信號優先調度過程;快速公交信號優先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統指交通信號系統對BRT車輛在“時間”上給予的優先,它主要體現在:當BRT車輛行駛到十字路口附近時,交通信號系統識別到車輛并判斷車輛的運行方向,為公共汽車提供優先通行信號。快速公交信號優先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統主要包含有源電子標簽和基站式定向讀寫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點是RFID基站式定向讀寫器檢測到BRT車輛接近交叉路口時,即向路口信號機發送請求信號,同時RFID基站式定向讀寫器對檢測到的BRT車輛進行身份識別,并將該信息通過專用通訊光纖實時傳至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控制系統中心即下達指令給路口信號機進行配時調整。BRT車輛的交通控制系統配時采取兩種方案:(1)當BRT車輛接近路口遇綠燈時,則適當延長當前的綠燈相位時間8秒,保證BRT車輛順利通過路口;(2)當BRT車輛接近路口遇紅燈時,則縮短紅燈信號周期,提前8秒轉入BRT車輛行駛的綠燈相位,從而減小BRT車輛在交叉路口的延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