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紡織行業訂貨管理系統數字化轉型方案
我國是紡織行業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也是世界“紡織大國”。目前,我國主要紡織產品,棉紗、棉布、呢絨、絲織品、化纖和服裝生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毫無疑問,我國在全球紡織業中已占據了龍頭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出口量占全球25%以上。
我國紡織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內外市場需求放緩及綜合成本持續提升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營業收入規模呈持續下降趨勢。據中國紡織協會數據,2019年,675家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19.52億元,同比下降7.00%。2020年上半年,636家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21.37億元,同比下降17.02%。且據協會透露,自2010年起,我國紡織品出口量占全國紡織品出口量的比重在逐漸增長,但自2016年以后,出口開始出現全年負增長的情況。
.png)
利潤總額方面,2020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為21.19億元,同比下降24.86%,營業收入利潤率6.59%,同比降低0.38個百分點,行業盈利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png)
可見,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而導致這些狀況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人類對石油和天然氣非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采,使其日漸枯竭,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原料來源受到很大制約,木材資源的匱乏也限制了再生纖維和半合成纖維資源,最終導致原料、能源成本上升,若原料產區距離市場較遠,還會增加運輸成本。另外,紡織行業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質量、技術裝備落后、新產品開發不足、產品出口形式欠佳、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品牌經營理念等也是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機遇
雖然我國紡織行業面臨著眾多不利因素,但是從國內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的紡織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于紡織品需求量大,我們可以積極開拓紡織行業的國內市場,挖掘國內市場的最大潛力。從國外發展形勢來看,我國加入WTO,有助于擴大中國紡織行業產品的出口;“十二五”以來,紡織行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和重視;“十三五”期間對紡織行業的重新定位(建立機制、技術和產品以及循環經濟等);近年來,隨著我國把“一帶一路”倡議同改革開放策略緊密結合,紡織行業也積極探索“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道路。
紡織行業未來的發展可以充分利用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資源,充分把握好發展機遇,實現我國紡織行業的中高速發展。
目前,紡織行業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甘肅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楊賀雄認為當前中國的紡織產業仍然處于紡織供應鏈的低端,而隨著中國紡織產業的發展,必然經歷由產業鏈低端向高端發展的過程。正確理解全球紡織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對于指導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面對這一行業新形勢,他表示紡織企業需不斷推進深化改革積極求變,以數字化轉型為手段,改變傳統的生態模式和商業模式,提升行業勞動生產力,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推動我國紡織行業向高端發展。
紡織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策略探討
紡織企業要想實現數字化轉型需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數字化轉型為驅動,實現精益生產,提升效率。紡織企業在實現數字化轉型時需要打好基礎,積極開展企業數字改造診斷,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紡織中的應用,培養專業化的系統集成商并建立服務平臺。為了保證智能化轉型的平穩發展,紡織企業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實際經營情況,明確方向,不可盲目冒進。
1、聚焦碎片化訂單推動變革
國內紡織行業長期習慣于大批量、訂單式的生產模式,如今遭遇了巨大沖擊,無論外貿和內銷都面臨一個不可回避的矛盾,即訂單碎片化與生產規模化之間的矛盾。多品種、小批量、快翻新成為趨勢,而大部分企業生產端的設備、工藝、流程、制度、理念,都為大生產而準備,客戶下單相對更零散、無計劃性,給供應鏈備貨、工期節奏安排帶來新挑戰,再加之單批的量不多,很難形成采購規模化效益,導致成本攀升。對于紡企而言,為取得更多利潤,可以有三條途徑:增加產銷率,減少庫存,減少運營費用。
這三條途徑中,減少庫存和減少運營費用是有極限的,而提高產銷率來取得更多利潤則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對于企業運營管理來說,改造傳統供應鏈,最終實現柔性化供應鏈是關鍵。
2、打造信息化供應鏈管理體系
企業運作不同于個人操作,“散兵游勇”式的個性化喜好和實踐會極大程度干擾和影響整個團隊工作效率和實際工作落實與嚴格執行。而供應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與打造,實際上就是一套完整的企業供應鏈運作流程與規范的實施與落地,把實際業務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規則融合到信息化的軟件系統當中去,它能保證信息的時效和實用,讓所有人都只能在“軌道和航道“上運行和行走,所有信息透明,所有步調一致,所有工作有章可循,企業管理的效果自然而然很快就能夠呈現與突出了。
很不幸,當前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信息化軟件建設工作是嚴重原始與落后的,也許,這也正是當前絕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無法做到滿足需求的根本原因了。
基于此,數商云可根據紡織產業情況及實際業務場景助力企業打造數字化的柔性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一套系統,助力紡企打通產業鏈,協同上下游,將企業上下、內外變成一個零距離的整體。在數據互聯互通基礎上,圍繞客戶快速進化,跨界融合擴展版圖,調動全員敏捷創新,始終用更多選擇、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應對客戶萬變,不斷刷新和擴大差異化競爭優勢。
3、降本增效, 構建訂貨管理系統
紡織企業在實現數字化轉型時,不僅要注重智能設備的使用,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訂貨管理系統,實現各工序環節之間的數字化,提升產品制造的數字化水平。通過對生產過程的信息化集成,為信息化和自動化的融合奠定基礎。
利用訂貨管理系統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控制,實現訂單、發貨、售后服務、財務、采購、倉儲、報表、績效等模式實現一站式管理。對生產各環節產能、各工序的輸入輸出進行準確統計,進而在各工序之間實現物料減半,減少企業的庫存,節約資金占用。目前行業中搭建的在線訂貨系統能夠100%實現訂單全自動化處理,自動監控100%精準。

結語
未來,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而這也是傳統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之路。只有機械設備、系統改造升級了,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精益管理,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打造行業數據樞紐,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數據孤島,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促進產業創新變革。
<本文由數商云•云朵匠原創,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標明:數商云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