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息通信丨新冠疫情下疫苗運輸的要求和解決方案
疫苗在規定的溫度環境內儲存、運輸,是保證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條件。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已進入大規模接種期,新冠病毒疫苗冷鏈儲存、運輸管理等問題引人關注。

據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史國生介紹,目前,我國批準上市的4款新冠病毒疫苗儲存、運輸溫度均為2~8℃。根據《疫苗管理法》《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對疫苗冷鏈儲存、運輸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定。
在冷鏈設施設備方面:根據疫苗儲存、運輸的需要,疾控機構、接種單位、疫苗生產企業、疫苗配送企業應當裝備保障疫苗質量的儲存、運輸冷鏈設施設備,主要包括冷庫、冷藏車或疫苗運輸車、冰箱、冷藏箱(包)、冰排、溫度監測器材或設備等。同時,建立健全冷鏈設備檔案,并對冷鏈設施設備運行狀況進行記錄。

在儲運溫度監測方面:疾控機構、接種單位必須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進行一次溫度記錄,間隔不少于6小時,并填寫“冷鏈設備溫度記錄表”;疫苗運輸過程中,疫苗配送企業、疾控機構應當對疫苗運輸過程進行溫度監測,并填寫“疫苗運輸溫度記錄表”。對運輸超過6小時的,須記錄途中溫度;疾控機構、接種單位在接收或購進疫苗時,應當索取本次疫苗運輸溫度監測記錄;對不能提供溫度監測記錄或溫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接收或購進,并立即向當地藥品監管、衛生健康部門報告。
在溫度異常管理方面: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停電、儲運設備發生故障,造成溫度異常的,相關單位須填寫“疫苗儲存和運輸溫度異常情況記錄表”,報疫苗生產企業評估其對產品質量的潛在影響,經評估對產品質量沒有影響的,可繼續使用;經評估對產品質量產生不良影響的,應在當地衛生健康、藥品監管部門監督下銷毀。
通過對新冠病毒疫苗冷鏈儲存、運輸現狀的分析,云息通信研發設計出的基于無線傳感器技術的疫苗倉儲及運輸監控方案可以在疫苗的保存和運輸過程中,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冷鏈物流的疫苗儲存、運輸及配送三大環節。將物聯網技術貫穿于疫苗冷鏈物流全過程,設計出基于無線傳感器技術的G46貨物監控終端,幫助物流承運商實時采集冷鏈疫苗在倉儲、運輸及配送過程中的信息,對整個運輸過程實施智能化監控和智慧化追蹤,如監控溫濕度、GPS定位、疫苗狀態和質量信息。

透過可視化平臺,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監測疫苗冷鏈本身及周圍環境的溫濕度。此外,云息通信方案還可以根據不同疫苗的特定需求,單獨定制最佳存儲溫度。當監控到運輸車庫中的疫苗溫度超過閾值時系統還可以發出警報,提醒人員及時處理。從而保證疫苗高質量的交付,最大限度降低疫苗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